▲同学们在长城下诵读《少年中国说》。 (杨洪程 摄) ▲辅导员给迪庆少年上课。 (杨洪程 摄) 站在北京崇文地铁站的站台上,等候上车的人数也数不清,列车停下的时间就15秒,你只要迟缓一秒就错过了上车的机会。因为高速运行的列车是不会原谅你的迟缓的。也许,有人会说,不怕,等下一站!殊不知,当你赶上下一站时,别人已经超越你了。 前几天,北京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给参加希望之星夏令营活动的同学们作了专题讲座。这位贫困山区打拼出来的年轻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深入浅出地讲了机遇与奋斗、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糸。她的这句话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你选择北大,北大也选择你,怎样选择:择优录取!要成为优胜者,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韧不拔,水滴石穿! 这位年轻教授通过努力实现了夙愿。她的生活空间从农村流动到了大都市北京。她的人生因此彻底改变,甚至她的父母、弟兄姐妹也会因此发生巨大改变。由此推之,这位年轻教授流动的是空间,更是价值!然而,对于“城外”的人来说很少理解城里人的不易。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竞争十分激烈。为什么?一句话就是大量人才等资源聚积的结果。这种激烈竞争催促人们快、再快!慢下来就会淘汰。 在北京,我认识了一位姓夏的导游,40多岁,大学华业后在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的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老家在山西,在北京打拼了8个年头,成为公司的导游标兵。但北京并没有他想像的那样甜蜜,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带团游玩,把团队安顿好回到家里已是夜里九9点钟左右了。他说:“在北京,你就得拼,今天你不拼,明天连拼的机会都没有了。我的房买在六环,开车上班没有阻车的情况下也得一小时多。北京车堵得厉害。你想上班不迟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前出发。没有任何单位任何领导会因堵车而原谅你迟到的错误。如果你因迟到而延误工作,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下课。你要知道有多少优秀人才在等着你的岗位的呀。下课意味着你将在北京失去体面的生活。”夏导至今还没有还完房贷。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等待着他的是每月至少3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夏导的情况要算好的,说到刚挤进北京旅游行业的来自西部贫困县的小张就有点压力了。小张30出头了,大学毕业在北京打拼了3年多,至今无房无车无老婆。小张说:“我想成家,但我不敢成家。成了家,我得对家庭负责啊!”小张很帅,也很拼,他希望有一天能像夏导一样在北京有房有车有老婆,成为体面的北京人。 这种近乎顽固的坚守使这些挤进北京的青年养成了不屈不挠的品格。就像小张说的:“我不怕吃苦受累,我只怕苦了还干不好工作。”是啊,如果小张回到他的小县城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劳碌奔波了。但他不愿回到小县城。无论在发达的北京还是在深度贫困的迪庆,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全国城镇化率早已超过百分之五十,我们迪庆城镇化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城镇化率高优势可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优质资源大量向城市云集。我们前面说的那位北大年轻教授就是优秀人才向大城市云集的事例。人才和其它资源大量积聚所产生的“核变效应”快速推动城市文明进步。 因此,我们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看到了流动的价值,也看到了像深度贫困地区迪庆对人才等资源的渴求。谈到云南唯一的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时,我们会如数家珍:这里是人间仙景香格里拉,这里是三江并流腹地,这里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长廊……迪庆确实很美,迪庆的自然资源确实很丰富。然而,迪庆的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维西挂职的上海市干部王忠民临离开维西之前跟我说了一番掏心窝的话:“迪庆自然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但迪庆至今没有形成吸引人才、吸引投资的高地。没有高地,哪来的竞争优势?” 站在北京东门城楼上,眼前是飞奔的列车,有从北京驶往全国各地的,有全国各地驶入北京的。人流物流通过列车这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方式实现空间和价值的流动。站在北京东门城楼上的我手里拿着的是一瓶来自广东省惠州市生产的矿泉水。是啊,一瓶水通过空间的流动实现了升值。此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城里的资源为什么不大量流动到像我们迪庆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呢?我们迪庆不缺惠州市这样的矿泉水啊!” 想了半天,我还是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前面说到的北京导游小夏和小张就是例子。这几年,不少农村出现的“空壳村、光棍村”等问题也是例子。这也许是社会发展无可规避之痛。人都有驱利性,这种趋利性推动人们往劳动生产率和收益高的城市流动。在贫困农村种地辛苦一天赚不到几块钱,流动到城市务工,每个工日至少一百多元。无论如如,我们应该肯定的是,正是这种流动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然而,在这种进程中,农村逐步成了人才等资源聚集的低谷。也是因为人才等资源的洼地的原因,越是贫困的地区工作生活节奏越是缓慢,竞争越不充分,习惯了懒散生活的人们往往安于现状,缺少打拼精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成因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身努力无法战胜的天灾人祸,包括自然灾害、大病重病等;另一类是素质方面的贫困,表现为缺自强精神和脱贫技能。第二类占的比例很大。这一类往往是不愿走出去也无技能走出去的群体。农村缺人才等资源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渴求人才等资源的农村又缺乏吸引力。怎么办?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办法搞行政命令当然不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资源从城市流动到农村,于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了。华能、国旅、三峡集团等大企业挂钩帮扶迪庆,上海市等发达地区结对帮扶迪庆,大量的帮扶干部、帮扶资金流动到了迪庆,推动迪庆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维西有句俗话:“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这句话说得好,帮和扶是外因,我们自己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喊得最响的一句话就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 北京的繁荣是拼出来的。北京的厕所很干净,设施很全。管理、清扫厕所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一位64岁的老年人说:“我退休了,现在身体好,能做点事情既有利于健康,又能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的老年人。从这些老年人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 在国旅集团,我们不仅惊讶于它的大,更惊讶于它的强。它的旗下有800多家企业,聚集了近10万优秀人才,业务覆盖世界各地。它的强和大源于弘扬国旅精神——实干兴企,务实高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能!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和乡村战略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政策说到底就是用政策工具推动发达地区人才、资金等资源向农村流动,使农村从资源洼地变成资源高地。抓住机遇,北京等大都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就会向贫困地区流动,迪庆的自然资源优势就能在流动中升值,迪庆人民创建全国最美藏区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