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作为防御工事的维西古城墙仅剩下西山梁脚下的一段残垣了:高2米多,墙体宽90公分,长还不到6米。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西山脚下的那段维西县城古城墙残垣诉说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如今,在年逾八旬老人的记忆中还留着维西县城古城墙完整的记忆。这段残垣很古老,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维西厅,次年春天,首任通判陈权履任,选址修建维西城垣,维西县城因此得名。从始建城垣至今,维西古城墙已有291年的历史。史料记载,建城墙的目的是御敌。维西是内地进入西藏的纽带,是茶马古道重镇,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设维西厅后,维西县城驻军最高时人数达上千人,驻军的营地在宝华山,又名元龙山,那里地势险要,是俯瞰茶马古道的咽喉。直到解放初期,这里还残留着火炮炮台和火炮残骸。这段时期,大量汉族从内地涌入维西,中原文化随之进入。据史料记载,如今盛传在保和镇的大词戏就是这段时期由江西籍绿营士兵传入维西的。至今,这种由内地传入的戏曲仅在维西保留,难怪被人们称作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据家谱记载,如今,保和镇汉族赵氏、张氏、李氏的祖籍在南京。正是大量汉族从不同地区迁入维西,京剧、滇剧等戏中随之流入,呈现出了维西文化的多样性。久而久之,各种戏曲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量汉族进入维西的同时,也就是清同治初年,法国传教士来到维西,兴建了天主教堂,天主教开始在维西蔓延。民国2年,美英两国传教士来到维西,他们深入傈僳族聚居的山村传播基督教,保和镇南门前的福音堂就是基督教堂。随即,基督教在维西迅速传播,覆盖维西全境。到1950年,西方传教士相继离开维西,但基督教、天主教却留了下来,形成维西多宗教并存的局面。 保和镇还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早在明朝中叶,藏传佛教就传入保和镇了。县城南郊的兰经寺建于清雍正十年,依山傍水,殿堂恢弘,花木茂盛,环境清幽。这一时期,维西县境内拥有大小藏传佛教寺院18个之多。据史料记载,尽管维西县城多宗教、多寺庙,但居民多信奉儒教、道教。 从建设城垣到满清灭亡的260多年时间里,维西城规模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城墙已经破损不堪。直到1935年,维西古城墙开始大规模修缮,至次年春,修缮工作全面完成。 重新修建的维西县城城墙气势比较恢弘,新选址新建了东西北三道城门,南门则是在原址上修建。东门为忠信门、西门为正义门、南门为仁和门、北门为仁孝门。城门上都有碉楼。 就在这期间,维西城改名宝华镇(因县城建在宝华山麓而得名),整个县城面积为1平方公里左右。宝华镇四周青山环绕,城垣依山而建,西高东低,头道河、二道河自西向东经县城注入永春河。永春河自南向北日夜奔流,注入澜沧江。 在维西县城内,有两座南北相望的小山,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南边的小山叫白鹤山,尚文,建有文昌宫,是文人骚客吟诗作画的优雅之所;北边的小山叫宝华山,又名元龙山,尚武,建有关圣殿,俯瞰入藏茶马古道要冲,是驻军把守关隘的要地。 在白鹤山文昌宫旧址,至今还巍然屹立着一棵树龄317年的干香柏,可见,人们在设维西厅之前就开始在白鹤山建设文昌宫,从事文化活动。这不足为奇,因为早在元朝时,维西就设制了,叫做临西县,意为临近西藏的地方。文昌宫内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君又称文曲星、文昌星,是读书人的主宰神。民众把文昌帝君当作主管读书和考试前途的神明。祈求他保佑学业进步或金榜题名及功成名就。在学子考试旺季,父母都会到文昌帝君祠去祈求保佑,希望如愿考取理想的学校。 既然是文庙就要有文庙的特点,从植物上就很有讲究,白鹤山上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文昌宫周围种植的是干香柏、桂花和紫薇,很是和谐。院内还建有戏台。到清光绪年间,白鹤山上还建了四川会馆和江西会馆。 如今,宝华山(元龙山)上还生长着高大的麻栗树。这种树木质很坚硬,象征军人的勇猛。宝华山是驻军的地方,这里建有关圣殿,军人尚武精神与坚硬的麻栗树是一致的。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人们都在这里举行关刀会,传说这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这一天,全城男女老少齐聚关圣殿,欣赏大词戏、滇戏。 除了文昌宫、关圣殿外,维西县城寺庙还有很多。一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不到3000人的县城里寺庙多达18个,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等宗教并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18个寺庙中规模比较大的还有:城隍庙、三清殿、忠烈祠、天主堂、福音堂。 民国初年,天主教堂里还办过洋学堂,但只有官宦子弟、富裕家庭的孩子能上洋学堂,传教士担任教师,授课内容以西学为主。据说,当时的传教士带入发报机、收音机、望远镜、幻灯机等洋玩意,还带来了阿司匹林等西药。西山梁脚下的天主教堂正殿有一个地下酒窖,是传教士用来储藏葡萄酒的地方,天主教堂附近的田地里种植了大量的葡萄,其品种是传教士从法国带来的,现在这一品种在保和镇绝迹了,但在白济汛乡小维西天主教堂附近的村子里还有人种植这种葡萄,人们都把它叫做黑珍珠。这几年,白济汛乡小维西天主教堂附近的群众利用“黑珍珠”用老办法酿造葡萄酒,可惜没有在地下室里储藏。很显然,“黑珍珠”是后人取的名字,但至今法国传教士带来的这种葡萄叫什么名字谁也搞不清楚了,同时也不知道法国如今还有没有种植这种葡萄。 有人说,要是能够留下些关于维西城寺庙的影视资料就好了。最早以影像资料记录维西县城寺庙的是西方传教士,也只有他们具备这种条件。可惜,流传至今的关于维西县城寺庙的影像资料并不多了。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两张摄于1934年的老照片,一张是拍摄西门天主教堂的,另一张是拍摄福音堂的。 在留下来影像资料中,能反映当时最底层群众生产生活的照片就更少了,最难得的一张照片是拍摄于1934年的保和镇一个普通人家的全家福。到现在,人们只知道这张照片是传教士拍摄的,但不知道这位传教士姓甚名谁。拍摄地点在关圣殿,照片上一家三代8口人衣着破旧,8个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3个:爷爷身着长袍,满头银发,形态端庄,其服饰跟内地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俨然书生模样;长子穿着短裤,光着上身,肌肉发达,粗犷、彪悍,显然,这个汉子平日里是干体力活的;大媳妇头戴“老婆头”(旧时保和镇已婚妇女头饰),身着“大装”,上身穿大襟长袍,下穿大裆裤,以布扎裤脚,着布鞋,怀里抱着赤足的幼儿,其衣着打扮跟内地汉族妇女区别很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49年1月2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维西民众自卫大队成立。同年 5月12日拂晓,自卫大队分两路攻打县城,包围了县政府及警察局,缴获了常备队及警察局的枪支,群众一呼百应,纷纷走上街头高呼革命口号,一举推翻了国民党在维西的反动统治,宣告维西解放。 保和镇的称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1953年,宝华镇改成保和镇,取意保卫和平。“文革”期间改成红旗镇。1984年,恢复“保和镇”称谓。 城墙锁不住历史风云变幻,更挡不住时代前进的滚滚潮流。西山梁脚下的这段古城墙残垣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然而,无论如何,作为防御工事的维西古城墙已经失去了御敌于城门之外的作用,现代文明的脚步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维西这座古老城镇的面貌:城镇面积从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从低矮的木板房发展到如今的高楼大厦;从两条主要街道发展到如今的20多条大街小巷;城镇居民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丰衣足食、阔步奔小康。 白鹤山上天高云淡,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维西革命老区纪念碑”巍然屹立,红色基因永远流淌在维西各族人民血管里。(杨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