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见不褪色的藏音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08 09:54:38

民间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民俗习惯相融合,与当地民俗活动相结合。而藏族民间音乐虽然长期受到宗教意识的影响,但它们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真实地反应了藏族人民的生产劳动、风土人情、恋爱婚姻的社会活动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也造成民俗活动越来也少。城市地域性越来越弱,城乡人口流动量大,维系扎根于原生态环境的民间音乐的生命也在慢慢消失,这如同人的生命特性,民间的民族音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曾热烈诞生,经历不断生长,在历史演变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中,也正面临不断凋零、消亡的命运。我们无需回避,更不需粉饰这一严酷的现实。

记得小时候,去牧场上盖木楞房,夏季去山上捡松茸,冬季上山坎柴,都需要短住山上,那时常常看到爷爷边唱边劳作。每天晚饭后,爷爷会唱很多家乡的民歌,直至深夜。锅庄曲,特别是民间传唱的曲调,在那样的夜里,浩瀚的星空下,火塘里微弱的火光和爷爷唱的歌声竟是如此契合。我在牧场给奶奶当“小牛官”的日子里,她每天晚上给我讲阿古顿巴、格萨尔王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有关藏族民间音乐和藏传佛教对我的启蒙开始于此。

在离开故土到北京求学的几年里,有机会从事演艺包括音乐演出的工作,也观摩了各种形式的音乐演出,愈发激起对藏族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的担忧。作为一个自小就被民间音乐艺术滋养长大的藏族人,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我要去拾起散落在民间土壤里几近丢失的珍贵宝藏。

为了寻找自己音乐创作的灵感,2013年夏天,在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的支持下,启动了“觐见不褪色的藏音”项目。我和团队一同走访了香格里拉藏区的许多村庄。10人的记录团队,历时近4个月,不断地走访各个地方的民间艺人,共采集民间古老曲调600多首,对香格里拉藏区的民间古老音乐形式、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采风活动,我对民间音乐的高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许多民间老艺人的相继辞世,自己对民间音乐的记录和使命也更加清晰起来,所以我决定开始对整个香格里拉藏区进行“一村一年”的民间音乐采风计划,主要是对民间音乐选题、历史缘起、歌词大意解析、舞蹈形态以及对民间艺人的生平简介做全面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记录。

2016年,“觐见不褪色的藏音”采风团队去了塔城镇。此次采风选题是:塔城祭祀热巴。热巴舞是典型的藏族舞蹈,广泛流传于各个藏区,而塔城热巴仅流传于塔城附近。塔城热巴舞的宗教色彩极为浓重,祭祀热巴是塔城文化的灵魂,流转过经年岁月却毫不褪色,日复一日的传承愈来愈鲜活,愈来愈明亮。上千年的时光为它披上厚重的神秘面纱,太多的人从未窥见过这一种藏传佛教文化的真正面目。居身于塔城这个小城镇中,祭祀热巴爆发出的却是足以撼动人精神的力量。作为塔城独有的文化,热巴曲调是古老而传统的藏族文化传承。

在蜿蜒的山路上徒步行走30分钟,沿途路过圣洁的白塔,走过繁茂的核桃树林,遇见淳朴的村民。四面的木质楼房围绕着一方不大的小院,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位73岁高龄的老艺人。老艺人名叫根秋安登,艺名阿主,熟知18首热巴曲调,他已是最后一位可以为我们详细讲解祭祀热巴的人。

根秋安登(阿主)出生的时候,他有6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又是唯一的儿子,他的舅舅认为根秋安登(阿主)并不容易养大,于是根秋安登还在母亲怀里吃奶时,舅舅给他剪去乳发决定让他出家。根秋安登和祭祀热巴的缘分始于他9岁那年,他唯一的妹妹去世后,对妹妹的深厚感情让他注意到了这种名为祭祀热巴的文化。

根秋安登(阿主)年幼时,他所热爱的祭祀热巴几乎断绝了近25年的时间。在这20多年来,根秋安登(阿主)晚上常常跑去他父亲的师父家求教,老艺人每次都会反复、详细的讲热巴文化给他听,这种口传心授的文化传承是他最早对于祭祀热巴的学习,又因出家人不允许学习祭祀热巴,他只能在人们聚集着跳祭祀热巴的时候偷偷学,正是他这种坚持将祭祀热巴得以传承下来。

在采风过程中,饱经时代风霜的老艺人的坚持感动了我们,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文化传承精神。可岁月无情,时光催老,老艺人一直希望他能够遇到一个有缘分的人,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个信仰的延续,传承者们总是愿意无私奉献。

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关于祭祀热巴的记录会飞速的传播开来,人们会很快意识到云南塔城藏区还存留着这样一种古老的文化,它神秘、震撼、圣洁、自然,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它值得所有的人,无论热爱民族文化与否,去感受,去保护,去传承。不仅仅是塔城的祭祀热巴,我们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民族文化等待着我们去保护。

“觐见不褪色的藏音”项目到2017年已经是第4年了。2017年9月中旬,我带着自己的团队出现在香格里拉的尼西乡,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尼西情舞”采风活动,通过采访老艺人,对尼西情舞的历史渊源、曲调歌词、舞蹈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学习。特别是以74岁的老艺人丹真多吉和42岁的民间艺人格次姆的人生经历和尼西情舞的历史使命,沧桑巨变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主线,展开了尼西情舞在历史长河中的社会价值作用的转型,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传承失传问题深入的研究。最后一天,邀请了香格里拉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和团队里14位即将留美的高中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交流,对面临有可能失传的尼西情舞,他们有不解,有困惑,甚至对这种民间艺术形态是否有保护的必要产生了疑问。经过5天的对老艺人的深入采访,相信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令人欣慰的是,从一开始的不解、疑惑,到后来的自我领悟,这些年仅16岁的孩子们能够对藏文化和民间音乐,给出了自己对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和社会功能转型的建设性意见,这也是此行采风活动的收获之一。

斗转星移,时代更迭。民间音乐文化好比大海的浪潮,一波带来新鲜的海洋生物,一波又带走时间累积的过去。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我们在那片土地上成长的精神养料,它塑造了我们,我们在感叹它的生存环境和担忧它行将消亡的同时,我们是多做些实事,用实际行动去保护传承,还是任由它的渐行渐远,每个热爱或者曾受益于民间文化的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答案和选择。

作为一名藏区的艺人,毋庸赘述自己对藏文化的深厚感情,笔者希望每年度的“觐见不褪色的藏音”民间音乐采风活动,会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热爱藏民族文化,更希望自己不是一个人独行,自己热切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加入到保护和传承民间民族音乐的团队中来,大家一起来担当抢救、挖掘、传播和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使命。一个人独行,留下来的是沧桑的足迹,一群人一起朝一个方向去努力,留下的将是丰硕的果实。

民族音乐的魅力一直存在着,从未远去,让我们一起去乡间挖掘它的根基,体会一番朴素的快乐。不管前路有多艰难,自己会坚持走下去。现在也许看不到这番努力的价值,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把微小的火苗维持到底,今天播下去的种子,10年,2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德勒少爷)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