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年,不到元宵节,不算年过完。 正月初二开始小辈看望长辈叫 “纳礼”。初六开始长辈看望小辈叫 “回节”。这一来一往,成为亲戚间最重要的互动方式。 破五后,红彤彤的灯笼就突然间就红遍大街小巷。记忆中儿时的挑灯笼、碰灯笼至今难忘。 外婆舅舅回节时年年送灯笼,亲戚多了,收到的灯笼也多。这是仅次于压岁钱的高兴事。只有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孩子没有灯笼挑。新嫁娘头一年娘家亲戚要送双灯笼,寓意好事成双。并请新娘子回娘家过十五。 陕西《眉县志》记载“民国时,旧俗大多消亡,代之以新的习俗,自正月初五起,农民自制的花灯、闹春玩具开始上市,外地小商贩乐于收购贩运眉县的双瓣莲花灯。”我老家乡里人就有冬闲做灯笼的手艺。基本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劈竹条,扎龙骨,染纸,糊纸,劈木片……一个个灯笼做成了,串起来,过了破五挑到街上去卖。 我们家的蜡烛,每年都是父亲亲自做,供我们挑灯笼用。父亲买来羊油,削好竹签,用棉絮缠了。等马勺里羊油烧化,加红色食用色素染色,两手攥两把缠了棉絮的竹签,一头蘸羊油,我们帮忙举着,冷却后继续蘸羊油,很快插蜡做成,红艳艳的,跟街上卖的一模一样。 初六晚上一年一度的挑灯笼开始了。满村孩子走出家门,挑着灯笼。一盏盏像闪烁的星星,又似盛开的红莲。挑灯笼的孩子,呼朋唤友,前呼后拥,似一条游龙走村窜巷。天上星辰,地上游龙,两相映衬。 偶尔游龙中一个不小心走快了,灯笼倾斜,一场火灾骤起。伙伴们齐上前,吹的,扑的,打的,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伙伴的没救下,自己的不幸燃起来。一场奋不顾身地扑打,最后剩下竹骨框架,心疼地哭起来。一条游龙护送哭泣的孩子回家。第二晚,灯笼不多不少又挑出来了,前一晚的灾难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县志里记载“元宵节,古名上元。自唐代起,上元张灯,故又名灯节。清初,上元之日,家家请婿并女,名曰吃十五,又送灯油,名曰添油。用荞面蒸盏燃灯,按12个月以卜雨泽,遍散照虚耗,名曰禳火灾、照毒蝎。”可见自古民间重视元宵节。 乡里正月敲锣鼓、唱大戏、耍社火、走高跷、跑竹马。十五这天各乡社火代表队到县上游街竞演,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达到高潮,这是人们盼望一年的喜庆热闹。小孩子可以在人缝里尖叫、乱窜,花自己的零花钱买甘蔗、买鞭炮。县城里晚上还有灯展、灯谜、放焰火等活动,城乡呈现一片欢乐景象。 十五晚上家家吃元宵,象征未来一年圆圆满满。我家的元宵也是父亲自己做的,芝麻红糖馅或者红豆沙馅。 十六晚上“碰灯笼”,所谓不破不立,再好的灯笼都要在这一晚破灭。挑着灯笼,按照父母要求。把院子、屋里、柴房、猪圈、茅厕等各个角落统统照亮一遍。然后挑到巷子里,与小伙伴们见面相碰,毫不犹豫和吝惜。碰过去,你的着了,我的着了,笑着,叫着,欢呼着,像完成了一项庄重仪式。有不舍和珍惜,也有勇气和决绝。一个个烧红的火球映红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也映红一片天地。(李格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