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我觉得善良的人也是如此。 小时候,家里清贫,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可贫穷并没有压垮母亲,她在那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虽吃不上大鱼大肉,我们却没有饿过肚子。但村子里那些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就难逃“饿运”,他们常常食不果腹,于是母亲常常接济他们。有时,为了不让他们挨饿,我们全家常常要吃几个月的面糊糊。 有一天夏天,天气干旱得厉害。靠“望天水”栽水稻的村子如遇“大敌”,母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秧苗长老而无法移栽。转眼,秋天到了。本该是收获的季节,稻田却张开饥渴的嘴巴,些许顽强的植被依附在干枯的田里。母亲看着空空的粮仓,脸上渐渐失去了笑容。 母亲清点着往年剩余的谷子。她把装在麻袋里的谷子排成一排,从右边往左数。她数了一遍又一遍,把最左边的三袋搬到一边,用篮子一袋袋背到村里的碾米房。碾好后,她又把米送给那些老人们。 那时,村里有两家孩子特别多的亲戚。母亲又想从那为数不多的麻袋里搬出两袋,弟弟看到后,哭闹着不让搬。母亲对他说:那边的弟弟妹妹们没有吃的,就会饿得没法活。弟弟说:我们可以给他们送玉米。母亲说:要送就送大米,宁可自己吃不好的,也要给别人送去好的。于是母亲又把米碾好了给他们送去。 这样的爱心,母亲坚持了很多年。 慢慢地,国家富裕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了。国家政策好了,村里的孤寡老人们也都有了补贴。但母亲还是经常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他们洗洗衣服,剪剪指甲…… 我和弟弟长大了,也像母亲一样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担柴挑水,听他们讲“老古白”,陪他们唠嗑。 后来,那些母亲帮助过的孩子们都相继长大。有的到外做起了生意,有的成了国家公职人员。每年一到假期,家里热闹非凡。那些孩子总要买上一些好吃好穿的给母亲,村里的人都说母亲真有福气,有这么一帮好孩子。 每当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和弟弟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都源于我的母亲,她用她的善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份善良的余温将永远温暖着我们,包括那些她帮助的孩子,我们也将用它去温暖别人。(李进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