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舌尖上的中国》让一道美味的佳肴“尼西土锅鸡”红遍大江南北。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尼西土锅鸡的鲜美并不仅仅是因为锅里的那只土鸡?在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土陶。 黑陶,一个透出古朴气息的名字。当拿起沉甸甸、油黑发亮的陶器,仿佛2000多年的藏族制陶史也被把握在手心。 尼西黑陶制作现场。 (马建军 摄) 神秘藏地,探访黑陶的前世今生 从香格里拉沿国道214线驱车往北,行进10余公里就可以看见海拔3千米的尼西乡汤堆村,正静静地躺在一片红土地的怀抱里,这里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尼西汤堆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民间的制陶工艺已世代相传2000多年,尼西黑土陶享誉滇西北及全藏区,并且在中国黑陶艺术中独树一帜。 黑陶是尼西藏族人生活中的重要物件。黑陶手工艺品根据不同的用途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种类多达40余种。 常见的黑陶制品有酥油茶罐、炭火盆、藏八宝(一种挂在墙上的装饰品)、鸽子壶(鸽子形状的摆设)等。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集古朴性与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德钦永芝、纳古、石底,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奔东等地发掘出300余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随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鉴耳陶罐与尼西汤堆现今烧制的黑陶罐,无论是从制作工艺、器型、质地等都具有众多相似处,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迪庆的土著先民就已经熟练掌握了黑陶制作烧造技艺。而这样原始古朴的制陶手工艺至今还在尼西乡的藏族民间保留和传承。 到今天,以尼西黑陶烧制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诺七林为代表的一批黑陶匠人,用自己的双手把尼西黑陶带到了世人面前。 2009年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藏族黑陶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孙诺七林从12岁开始就跟随爷爷学习制作黑陶,与黑陶相伴50余载,执着坚守于黑陶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就这样在孙诺七林大师等人的坚守中得到继承与发展。孙诺七林凭着精湛的技艺、专注的精神及丰富的经验成为民间大师。 他的作品既继承了传统特色,又表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时代风格,黑陶制品从原先较单一的家居生活用具发展到宗教器皿“吉日工”(一种三角形酥油灯),花瓶、香炉、崩玛(佛塔内用于盛放物品)、农色(传说中释迦牟尼的碗),生活用具中的脸盆、火塘砖、气锅、牛奶锅、酒瓶、糌粑盒、烟灰缸等。传统的火盆、酥油茶具(摇具、茶罐)等的工艺更趋完美,他最拿手的是制作龙头火盆和盛酥油茶的摇具,这两种陶艺也因此成了他的代表作。2014年“迪庆州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与2015年“迪庆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现场,孙诺七林的作品深受中外来宾的喜爱,同时他还在现场为各界人士讲解制陶史及其传承意义。 孙诺七林相继招收了近百名学徒,除了当地的还有来自藏区各地的。他的家族至今已有七代制陶史,如今,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一个女婿,还有一个孙子,都在从事黑陶烧制,传承着黑陶烧制技艺。 千年匠心,泥土中绽放的工艺之花 在汤堆村,几乎家家都制作黑陶。藏族汉子们坐在工作间里,伴随着木锤、木刮等工具拍打陶泥的声音,圆润的陶泥在他们手中飞快地旋转着,化为一种无言的美丽。 每年七八月份,村里总是传来阵阵有节奏的拍打泥片声,几乎每走几步便能看到做陶人家在做黑陶。尼西黑陶的用料,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一种独特的红土。 尼西制陶,可以说是一块泥巴的“浴火重生”。千百年来,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艺几乎没有变化,制作工具极其原始简单,制陶匠人从不使用现代技术,仅仅是几件木制工具如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以及一块圆中带方相当于手轮的圆底木板,和一块长条形木板底座,就是他们所有的生产工具,就算是圆形器皿,也不会借助电动转轮。 工具虽然简单,藏族黑陶制作工艺却十分讲究。每件黑陶制作到最终完成,必须经过选土、炼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12道工艺流程。 如果说建水紫陶是温文尔雅,赏心悦目的话,那尼西黑陶就犹如藏族大汉,奔放豪爽。汤堆村的红土烧出来的陶土是墨黑的,神秘蜕变过程令人瞠目结舌。 汤堆人制陶一般在自己家中进行,制作时多席地盘腿而坐,制陶的案子是一块条形木板,铺在地板上。因地处高原,室内阴冷,即使是夏天,也需穿着毛衣,腿上盖着棉毯。 制作陶坯均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首先取来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据需要用手捏制成大致轮廓,紧接着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雕刻代表吉祥的图案,然后进行高温烧制处理。 其烧制方式也较为传统,不需要在窑炉里烧制,而是在天晴无雨的时候,于露天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胚放进火里,直到器皿烧制到通红,从火中取出后,用锯末和炭灰覆盖,就变为质朴的黑色。成品色泽的好坏取决于陶胚堆放的技巧以及时间和火候的掌握。每一件黑陶制品都倾注了制陶工匠的心血和热情。 传承非遗,国家政策助力黑陶新发展 非遗文化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然而,随着时代更迭,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多种原因面临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局面。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文化焕发生机,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非遗扶持政策持续升温,各地政府都在加大政策扶持让“遗”脉相承。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靠着黑陶,尼西村民不仅传承了这一濒临失传的藏族文明,更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展放烧制好的黑陶制品。 (马建军 摄) 随着旅游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尼西黑陶制作传承者,他们在致力于传承保护藏族黑陶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不断探求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在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善了原来家庭作坊自产自销的状况。黑陶公司还长期开设免费培训班,在开放式交流中提高当地村民的制陶技术,共同打造具有观赏、收藏与实用价值的藏族黑陶。 目前,尼西乡汤堆村已有100余户人家依靠制陶为生,除了较重要的节日、农忙,都在从事黑陶制作,汤堆村因而也成了黑陶工艺村。据有关资料记载,尼西乡黑陶手工艺产品在民国时期就进入了鼎盛期,仅汤堆村每年黑陶收入就占了总收入的5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文化旅游大环境下,受现代工业技术的冲击,黑陶作为日用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小,但作为工艺品的需求却越来越大。循着尼西乡传统的原始制陶手工艺,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国人士越来越多,商贾也接踵而至,产品供不应求,使得尼西乡的黑陶制作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尼西黑陶走出了一条作坊式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既保护和传承了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创造了经济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了新的光彩。 现已辞世的孙诺七林曾在一次采访中感概到,与宜兴紫砂陶、建水紫陶相比,香格里拉黑陶或许显得很“土”,但它的价值就在于质朴与纯手工制作。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孙诺七林大师留下的技艺将成为永不消失的文化记忆和美好怀念! “黑如漆,亮如镜”,说的正是香格里拉独有的尼西黑陶,它展现给世人的是一种无可取代的粗犷野性之美。数十载光阴过去了,黑陶匠人们带着徒弟依循着古老的制作技艺,安安静静地做着黑陶。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不变的是那份手艺人的认真,还有他们手中简洁古朴的尼西黑陶。(王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