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国 瓷器是我们的骄傲,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我们曾经用瓷器征服过整个世界。我国古代瓷产品的大量输出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而走向巅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的福建的泉州港。 那时,外国人对瓷器的选择似乎并不在乎是出自官窑还是民窑,只要器形和装饰图案符合自己的审美习惯就行。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瓷器中虽也有青花、五彩,但最主要的还是一色不着的白瓷。所谓“中国白”的渊源,大约正在于此。中国陶瓷到了宋代,除了少数专为皇家烧制御用瓷器的官窑外,大都是为百姓生产生活用品的民窑。官窑瓷器的生产一般都不计较成本,工艺精益求精,窑址选址、生产技术和工艺配方都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因此,所产瓷器大多为传世珍品。同时,讲求生产成本、用料往往不如官窑考究、工艺较官窑粗放的民窑也产出了好多精品瓷器。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定窑等出产的瓷器便有不少是可与官窑媲美的精品,曾一度为朝廷赏识,跻身于御用贡品之列,促进了民用瓷器的发展,所产瓷器跨越了民窑与官窑间的界线。 一般情况下,民窑瓷器的生产以大众的实用为第一要义,故有“俗”称,但这并不阻碍它出俗入雅的追求。 何朝宗是明代的瓷塑名家,他承师而不泥古,善于汲取他人所长为己所用,不断开拓创新,终成一派大师。当时佛教盛行,几乎家家都供神拜佛,各路瓷塑神佛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偶像。或许是怀着对偶像的极为虔诚之心,抑或是秉承前人对技艺一丝不苟的传统,何朝宗平时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衣饰的皱折,塑像时潜心琢磨,把平时的观察和思索心得注入胎体,使所塑瓷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何朝宗常在得意之作背面钤盖印章,以示负责,也正是因了他这种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使瓷塑神像从寻常百姓之家脱胎而出,登上了艺术殿堂,走进了英、美、法、日、丹麦等国的博物馆,也使何朝宗成为中国古代制瓷业极为罕见的留下姓名的少数几个巨匠之一。 红釉瓷本就难烧,加之天灾人祸等诸多原因,一些曾经烧制过红釉瓷的名窑不是配方失传,就是工艺断承,自古以来的精品更是少之又少,是现今许多藏家梦寐以求之物。如景德镇的“祭红”,至今还是传说中的珍品。在红釉瓷中,色泽凝重的被冠之以“中国红”。“中国红”凝重但不失明亮,与中华民族喜红、爱红的祈福传统相得益彰。如果要让外国人在缤纷的色彩中选择一种能代表中国的色彩的话,我想非红色莫属。 一白一红的中国瓷,白的素洁高雅,红的热烈奔放,都是中国瓷器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功夫茶人的行头 在功夫茶风盛的闽南、粤东和台湾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一套雅致的功夫茶具,除了用来冲饮佳茗外,更是一种典雅的居室饰物。 功夫茶具包括“四件宝”:孟臣冲罐、若琛瓯、玉书、红泥烘炉。正宗的孟臣冲罐是用宜兴紫砂陶制成的小茶壶。台湾的著名史志学家连横在其撰写的《茗茶》中说:“台人品茶,壶必孟臣。”孟臣是明代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名匠,姓惠,以制作小壶为专长。这种小壶泡茶时色香味皆蕴,即使以沸水注入空壶也会有茶味,盛夏时节隔夜茶不易馊。且使用越久越有光泽。 “金玉有价,孟臣无价。”相传从前有一位老茶人,每晚都要用孟臣冲罐泡饮功夫茶喝方能入睡。有一夜,他饮完茶,吹灯就寝,不慎碰了一下茶几上的壶盖,黑暗中只听“啪”的一声,他料想壶盖已摔破无疑,好不懊恼,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既然壶盖破碎了,留下那无头壶更让人伤心,于是索性起来摸到壶身朝窗外扔去。翌日,老茶人无精打采地起床穿鞋时发现壶盖躺在鞋里完好无损,他后悔莫及,喃喃自语:“壶身都扔了,留盖作何用。”遂将壶盖摔碎。从此他就忧思成疾,不久谢世西归。这虽是传说,却印证了茶人对孟臣冲罐的珍惜。孟臣冲罐滞积的茶锈,是茶人炫耀茶龄的见证。 与盂臣冲罐合称茶具双璧的是若琛瓯。这是一种薄瓷小杯,薄如纸,白似雪,小巧玲珑,酷似半个乒乓球大的微型饭碗,3只小杯叠起来可含于口内而不露。古代正宗的若琛茶瓯产于江西景德镇,杯底有“若琛珍藏”的字样。这种茶瓯的外围习惯彩绘山水花卉,有的还书写“清心明月”“可以清心也”的回文,每杯仅能容七八毫升茶汁。平时茶盘上只摆3只小杯,呈“品”字形,“茶三酒四”大概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泡饮功夫茶对水和水壶的要求很高,因为金属壶烧的水大多有杂味,而粤东一带烧制的薄瓷水壶“玉书”不但无此弊且保温性能好,冬日里离炉许久水温仍不低,久用也不易结水垢。水壶的容量只可泡完一壶茶,即从烫杯至泡好一次的茶,水就差不多用完了。水将开时,小盖被蒸汽掀动“扑扑”直响,似乎在说:“可以泡茶了!”泡功夫茶的水不宜过热,以初沸为适。因何称名之为“玉书”。相传古时有一位艺匠设计出此壶后,一时想不出叫什么名称好,便邀来三五茶友命名。茶友见烧出的水清洁如玉,宛若玉液输出,就取名“玉输”。后人认为“输”字不祥,便用“书”字代替“输”字。 红泥烘炉乃选取粤东、闽西一带的优质高岭土烧制。红泥烘炉高尺余,置炭的炉心深且小,能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门有盖,茶人喜用橄榄核为燃料,火热并无杂味。这种炉子通风性能好,水溢入炉火亦不扰燃。炉门配有茶联,如“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茶炉汤沸邀清客,茗碗香生遣睡魔”……显得古朴雅致。 小石见大古 汉唐宋元明清,鉴赏古董,人们要问的头一句话大抵是:这东西是哪朝哪代?而鉴赏石头,大都要先看石头的成色,或崇形状重意境,或修凡骨悟禅机。至于石头的年份是不须饶舌的,因为万年以上的石头比比皆是,像北京人的头骨化石,经古地磁法测定,起码要追溯至69万年的更新世纪中期。恐龙正由于化成了石头才让我们今天的人依然能够领略它的骨骼和它的风采,看上去并无多少审美价值的恐龙蛋,更让我们浮想联翩。冯骥才有一篇小说叫《石头说话》,小说中的石头即是历史。当艺术赋予其生命的时候,石头就会说话。石头说话就是历史说话。 小石见大古。有道是,好古者莫如玩石。天然奇石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或可说是最古老的文化。中国历史上就有以石器命名的时代,那时候的石头真是帮了人类的大忙,以至于在过往的年代里,就有了我们人类受石头启示所形成的彩陶期,就有了后来的石版印刷。 藏石赏石,其间洋溢的也绝不全是书卷气。玩石头玩出悲剧来的,莫过春秋时那个楚人卞和了。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遂以欺君罪断其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又被以欺君罪再断其右足。好端端的一个人,竟因为石头被割去了左右脚,真惨啊!赵惠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听罢,当即使人剖璞,果然就此得到了那块被司马迁叹之为“天下所供传宝”的和氏璧。秦昭王闻此消息,便差人带信给赵惠王,愿以十五座城换取这块和氏璧,于是又引出一个帝王将相的故事来。最终和氏璧究竟落谁家?尽管史书给我们留下了“完璧归赵”这成语,但我们无论是在赵国的昨天还是在河北的今日,都无从领略那块宝玉的风采了。至于那位卞和先生,总算没白白地冤枉一回,至少,他一个平民百姓的名字也能荣幸地被史家写在典籍中,与帝王将相们一起活在了历史里,也让今天的我们都能知道他。(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