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04 10:33:55

我母亲生于1948年,经历了藏区民主改革前后的风风雨雨,剿匪、和平解放、大跃进、土改、包产到户,每次回家我总是喜欢坐在家里与母亲聊天,听她讲过去的故事,说到动情处,她总是止不住为过去悲惨的经历哭泣。

外公是一夫多妻,两个外婆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大外婆有四个孩子,小外婆生了三个,母亲是小外婆的孩子,七个孩子中她排行老四,那么大的一个家庭,吃住都成了问题,为了生计,母亲小时候什么都吃过,草根、老鼠都是她儿时的“美味”。由于家里特别穷,孩子们也都是“放养”长大的。母亲说,自打她懂事起就没有怎么享受过,除了干活,还是干活。

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家里特别穷,一家子的生计都成了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外公的突然死亡,使这个家更加风雨飘摇。毕竟他是家里唯一的成年男人。于是两个外婆就分了家,孩子是两个外婆唯一的“财产”,除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没有任何财物,说是分家,也没有能力建房,小外婆就带着母亲、大姨妈和舅舅到亲戚家借宿,住在亲戚家的牛圈里。简单地收拾以后,牛圈就成了一个温暖的家。母亲说最为难忘的是当时的恐惧,许多时候,他们不敢睡在家里,害怕土匪的袭扰,以至于整夜跑到村尾的包谷地里,全家人提心吊胆地在地里过夜。

期间,他们可谓受尽了世态炎凉,不到10年间,就搬了5次家,而且每次都是借宿别人家里,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最奢侈的是借住在一户人家的偏房里,至少有个独立的空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三姐弟在整日劳作中渐渐长大。在母亲16岁时,他们还租住在亲戚家里,外婆就将母亲许配给我父亲,我父亲在村里的出身极好,虽然同样家里一穷二白,但是“干净”的出身成了金字招牌。17岁,现在的孩子,还是读中学的年龄,生活的压迫使外婆将孩子们早早地嫁出去了。

说起母亲的“婚礼”,舅舅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那天下午出去干活,收工回来我母亲就不见了,问外婆时才知道我母亲已经出嫁了。“当时也没有婚礼,更别说什么嫁妆了。”舅舅现在说起还觉得那么寒碜,不过当时所有人都是这样,大姨、舅舅的婚礼也是如此简单。

父亲家同样是一穷二白,就有一个猪圈大的用石头砌成的简陋的房子,奶奶和爸爸就挤住在一间里,后来一家三口也一起住在一间里。据说我姐姐就出生在那栋简易的石头房子里。后来,我家就从相对独立的村头搬到村子中央,修建了一栋小房子,房子大小还不到20平方米,母亲说起当时的状况,至今还颇多感慨。居无定所是他们当时真实的写照,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家人终于盖了一栋房子,虽然房子很小,但是终于有了一个偏房,而且有了二楼,虽然二楼一直拖到几年以后才封顶。我就出生在属于我家的房子里,还记得小时候,全家人也都是围着火塘打地铺睡觉。

母亲一生勤劳持家,小时候,读书对她们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她只进过3年的学堂,汉话也讲不通顺。因此,她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虽然家里缺少劳力,父母仍然坚持让我三姐弟读书,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行包产到户,地分到农户,当时我家还分到了8只山羊,放羊的重任落在了哥哥的身上,因为当时我还小,生活都不能自理,姐姐又已经在读初中,退学了实在可惜。于是,才小学四年级的哥哥被迫辍学在家放羊,我记得哥哥一直哭着闹着要去学校复读,哪怕到了第二年的开学季,他还把书包和里面的书籍收藏得整整齐齐,还吵着要去读书。最终,他因为8只山羊放弃了读书。

自我懂事以来,我就看着母亲不知疲倦地干活,对于她来说,这一生是勤劳的一生,由于年轻时操劳过度,如今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10年前,有一次劳动中她不幸手腕粉碎性骨折,当时她没哼一声,就近找了一个土医生包扎了事。前些年,不小心摔断了髌骨,住院治疗近20天,所幸恢复得还不错,不过从此得拄着拐杖。如今,母亲就成了全家人的“天气预报”,每逢阴雨天,年轻时的劳苦使她全身关节疼痛。

“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人,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比起过去我们的生活真可谓是天上地下。”母亲总是告诫我们珍惜美好的生活,应该学会知足。

现在,日子好过了,家里也已经有了大房子,再也不用为吃住疲于奔命了,由于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梦想就是去西藏看看那些大寺庙。几年前,姐姐带着母亲去了一趟拉萨,那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坐飞机的感受她说了不下N次,每次都是那么喜形于色。去年,我和爱人趁着假期又带着两个母亲去了一趟西藏,她说年轻时从来没想过会到这么远的地方,更没想过坐着飞机到处旅游。听着母亲的话语,我心里确实高兴,能让母亲高兴一下,不就是我们做子女的义务吗?

遗憾的是父亲过世早,2006年,父亲在一次晕厥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没有躺在病床上,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样走了,也许他走得坦然,没有遭受病痛的折磨,可是也给我们留下许多的遗憾,要是父亲还健在,他和母亲可以结伴享受生活的美好,至少我们还可以多尽一点孝道……

“苦尽甘来”切合了我母亲的生活,前半生她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吃饱喝足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是许多时候,她总是颠沛流离,饥一顿饱一顿,直到后半生才开始享受了生活。

比起以前母亲所经历的生活,我们现在的日子对于母亲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现在,我们两个在外面的子女也希望她老人家到处走走看看,可是她总是有许多理由拒绝我们的邀请。我知道这是她舍不得离开农村老家,毕竟都是她白手起家建设起来的幸福生活。房子、土地以及家里圈养的猪、牛,都是她的牵挂,她已经习惯了乡村里悠闲却又忙碌的惬意生活。

我如今最想做的事就是多回家看看母亲,与她聊聊当年她的故事,也使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的生活。(作者:江初)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