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久违的家乡,沿着当年下乡所走的路线,从香格里拉经虎跳峡镇、金江镇、塔城镇到维西县城,在维西省亲,为二老培土上香后,又沿澜沧江逆流而上直奔德钦县城,再从德钦县城翻过白马雪山经奔子栏镇到香格里拉县城。一路已经不是当年那副景象,窄窄的土路已经变成平坦的柏油路,特别是塔城到德钦县城,已经是二级路。以前,从维西县城到德钦县城是紧紧张张一天,沿途还要受到滚石的威胁,当年州工交局一辆北京吉普就被滚石砸中,驾驶员受伤。现在从维西出发可以到德钦县城吃中午饭。一路上,使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澜沧江上的江桥了,桥多且密,不用走多远,就有一座江桥横跨在奔腾的澜沧江上,正所谓“天堑变通途”。一路上几乎没见到久违的溜索。 桥,在教科书有两种解释,一是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二是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澜沧江上的桥,两种含义都具备。我看到江西(澜沧江西岸)的群众正赶着马,驮着东西优哉悠哉走在桥上,在康普,还看到一群的学生,走上江桥到对面的弄独上学。这在当年是不可能的,只有江西的小孩到江东(澜沧江东岸)来上学。毫不夸张,当年由于交通闭塞,一江之隔,江西整个经济文化至少要比江东晚十年。今天两岸经济文化已经没有什么悬殊,一切变化得那么自然,然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那一座座横跨大江的江桥,使两岸的经济文化连成了一体。 刚刚说到,桥是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然而,在澜沧江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最早并不是桥,而是溜索。那时,整个迪庆州在澜沧江上没有一座桥,连接沧江两岸的交通就是溜索。我的童年是在如诗般的澜沧江畔的小维西度过的。现在小维西因为有一座教堂成为旅游胜地,殊不知当年我家就住在教堂的房子中。 顺江而下,在离小维西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溜索,连接着小维西和对面的英夺两个村,当时,我母亲在小维西购销点工作,她的同事和松仁找了一个英夺村子的对象,和松仁和我母亲轮流值班,轮到我母亲值班时他就从这个溜索回英夺。当时的溜索是篾子编成,现在的人几乎没见过。约茶盅粗细,溜绑是特殊的木头做的,习总书记接见高德华时,高德华带去的东西中就有这种溜绑。溜绑比小碗略粗,中间掏空,背上有一鼻子,鼻子中央是空的,用来拴绳子,整个溜绑是完整一体的。过溜时溜绑空面合在溜绳上,绳子穿过溜绑上面的洞,固定好身体,“吱”一声就到了江中央,溜绳有一点弧度,所以快到对岸就停下了,人必须掉转头,双手抓着溜绳往上爬,这还有一个好处,防止直接溜过去撞到溜绳桩上伤人,经常过溜的人有经验,在雨天或要过的溜绳比较直,提前捡一条烂鞋底,快到对岸时,用烂鞋底握握溜绳以刹车。后来改作滑轮时,用别滑轮刹车,这可是技术。我的好朋友黄彦在康普喇嘛寺中学当校长时,到康普江对面的弄独做学生家访,下雨溜绳滑,又不会刹车,眼睁睁碰到对面溜绳桩上,睡了一个月才起来。不过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事了。看过电影《鸡毛信》信封上插上三根鸡毛,以示火速送到,在篾溜绳上,若看到鸡毛夹火炭,则表示这溜绳已是“危绳”,不能过了。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篾溜索全部换成了钢丝绳,安全性和耐用性都要比篾溜绳好得多。溜绑也换成了铁滑轮,这时过溜就方便得多了。有的人过得多了,滑轮一挂,绳子套是现成的,往屁股下一兜,“哗……”开溜。方是方便了,但安全就没有保障,我在维西文教局工作时,我们一个家在窝怒、在江对面小坝子当老师的青年就这样过溜。钢丝绳有一个弱点,必须勤于保养上油,否则容易生锈起刺。我们那位老师就碰到了这样的刺,卡住了滑轮,若好好拴着也许没事,但他就那么兜着,滑轮一卡住,一个身体就飞了出去,砸到江边的石头上当场死亡。 维西县在澜沧江上架的第一座桥,是上世纪1965年建成的沧岩桥,在维西县白济汛乡岩瓦,离维西县城50公里。当时,怒江州贡山县不通公路,整个贡山的生活生产用品以及贡山运出的物资都要从岩瓦转运,以前都靠摆渡,那边靠马帮驮运,所以在这里架一座桥是当务之急。这是一座人马吊桥,建成后岩瓦两岸就连成一体,马帮就直接过江到转运站。当然,也方便了岩瓦江西的群众。 说实在的,沧岩江桥我去走过,但不过是过路“尝尝鲜”,印象深的还是白济汛的沧汛桥。百济汛当时是四区(现在的康普乡、叶枝乡、巴迪乡)和六区(现在的中路乡和维登乡)的分路口,一边逆沧江而上,一边顺沧江而下。县城到白济汛37公里,正好是一天马车或步行的路程(当时极少有汽车),所以到四区或六区下乡,一般都住白济汛。“沧汛桥”1966年建成,也是一座人马吊桥。它的建成,给白济汛两岸的交通提供了极大地方便,特别是西岸的吉岔村,那是一个白济汛下辖江西最为发达的一个村,在维西沧江西岸也颇有名气。从县城一天步行到达白济汛,吃过晚饭,到沧汛桥散散步那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夏天的白济汛还是很热的,夕阳落下,留下漫天彩霞,江风和煦,吹在身上感觉一阵阵清爽,走到桥头,两个高大雄伟的连体桥墩分立两端,两股多根组成的钢丝绳,两头固定到岸边的岩石上,中间被两个桥墩挑起,两个桥墩中间钢丝绳用连接杆连接着桥面,成一个大大的弧形。桥墩上方的连体上,雕着维西中学木天冬老师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沧汛桥”。维西沧江的大桥,都用沧江+地名组成,比如说岩瓦江桥叫“沧岩桥”,叶枝江桥叫“沧叶桥”等等。夏天澜沧江水很大,并且是浑浊的,发出震天的咆哮翻滚而下,看着脚下的滚滚而下的江水,真有一些目眩,心里掠过一丝胆寒,江面离桥也就是几十米,偶尔飘过一棵木头,在江面上随波翻动,很快就飘出了视线。站在桥上,深深体会到那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气势,放眼远眺,“极目楚天舒”,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维西沧江上的第一座车马吊桥是叶枝的沧叶桥,1967年建成通车。那时我刚刚在保和镇完小毕业,通车那天,交通监管站(即现在的交警)来学校找两个“交通员”宣传交通安全,我和同班同学赵德鹏被选上,上了两辆卡车到叶枝。第二天通车典礼热闹非常,两岸人山人海,我们乘坐的两辆卡车一前一后缓缓驶过江桥,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人群沸腾了,这是维西有史以来汽车驶到江西。接着,我们两辆卡车在西桥头满满载着一车人驶过江桥,一直驶到三公里外的新塘掉头回来,又拉上一车人去,就这样一趟趟周而复始。这是叶枝群众第一次坐汽车,这一天,使得近千人创下了坐汽车的历史。我们的任务是在车上一遍遍用快板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这天的另一个轰动是县宣传队的魏征和林管所的欧阳红军从五六十米高的“沧叶桥”上跳到江里,把几乎不会水的两岸群众看了个目瞪口呆。 自此后,沧江上的江桥就一座座矗立起来,“沧维桥”、“沧中桥”、“沧介桥”,就连上面介绍过得英夺溜绳桩不远都建起了一座江桥,极大地方便了沧江两岸的人民,江西的经济也因此迅速赶上江东。这其中也不乏血的教训,中路的“沧中桥”竣工典礼上,由于组织不当,十多倍于设计负载的人走上江桥,在江桥超过了它的承受极限时,悲剧发生了,桥墩轰然倒下,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沧江吞噬。苍天垂泪,万物齐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维西人民擦干眼泪,继续在沧江上描绘美好的梦。 从那时到现在,维西沧江上一共建起了23座江桥,溜绳变成了故事。如今到江西去,就像到隔壁村子那样简单,沧江两岸通过江桥连成了一体,沧江两岸的发展像上了高铁,一路风驰电掣,随着二级公路沿江经过,江桥像一条条金链子维系着两岸,一路彩虹,一路霞光,一路辉煌。(杨合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