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思想品德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正因为如此,正师德,铸师魂成为了当今教育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究竟何为师德?一言以蔽之,师道在勤。 人们自古便视“勤”为人之美德,因而便有“勤俭可持家”、“勤能补拙”、“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的种种感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岂有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师”者而不勤者?师道在勤,师者务必勤。然而,师之勤又有它独特的内涵。 历史千年滚滚的车轮没有泯灭夫子的光辉,孔子,这样一个文化式的存在,点亮了无数教师心头的明灯。他是高悬晴空的皓月,几千年荡涤人们困惑的灵魂;他是泽被田园的清源,涓涓细流却润物细无声;他更是一座高山,虽可攀援,不可逾越。我们尊孔子为圣,膜拜于孔子震古烁今的德才,却有谁明白圣人也曾“韦编三绝”、“三月不知肉味”地苦学经史典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也就越轻松。因此,师道之初,贵在勤学! 然而,勤学就足够了吗?绝不!学不可以已,更重要的却是“思”。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的海洋一望无际,若只取一瓢饮,显然难以胜任优秀教师的角色;蜻蜓点水般广泛涉猎却也不足为倡。勤学不仅仅意味着所读书籍数量的增加,更需要通过我们的思考内化,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曾经,我因为备课而感到深深的烦恼。每一次,我都要翻看大量的教案,却仍不知道从何下手。好几个学期下来也毫无起色。现在我明白了,现成的教案即使可行,也是别人的成果。参考教案,照搬照演上课是肤浅的,只有认真思考别人教案中体现的教学方法,学习其中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备课上课的水平。因此,师道之学,还贵在勤思! 勤学,所以有所知;勤思,所以有所得。然,师道之重,贵在勤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当今社会,反思、内省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以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广大教师进入了浩浩荡荡的质疑反思、对比反思、换位反思的大时代。勤省自身,可以使我们的局促变得从容,浅薄变得深刻,浮躁变得淡泊,何乐而不为? 师道彰彰,“勤”只是凤毛麟角的一斑。我相信,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勤学,勤思,勤省,一定会在师德的道路上,创造更美丽的风景!(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