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周总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1 08:57:43

1976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相继与世长辞。那一年,我国各族人民处在无限的悲痛之中。他们是一代伟人,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全国各族人民最敬爱的领袖。人民对他们的怀念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

2013年12月,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我撰写的短文《怀念毛主席》刊发于当月9日的《迪庆日报》。我真诚感谢我州媒体为我提供表达真挚感情的平台。

随着又一年9月9日这个不寻常日子的到来,网络上开始热传怀念毛主席的微信,在我熟悉的朋友圈里,热发这一微信的还多是70后、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人。能有这种氛围,真是令人欣慰。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共和国的另一位伟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我对周总理最初的印象是在1964年。时年14岁的我在独克宗古城的省小,就是现在的独克宗小学读书。那时的文化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看电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当年是我国度过三年困难的时期,生产有所恢复,生活有所改善的年份。记得那年“五·一”劳动节,古城赶交流会,当时主要是骡马交易,也叫骡马交流会。中午,母亲领我到古城四方街唯一的一家饭店吃饭。娘儿俩买了一份炒肉,一份豆腐,一碗排骨汤,一斤米饭。那顿饭吃得很饱,也吃得很香。饭后,母亲叮嘱我说:“放学后早点回家。”我说:“听说今晚上要放电影,我要看完电影才回家。”古城离我们家大约有5公里路程,纳赤河以北到奶子河之间,有几户稀稀落落的人家,再往北走就是一片旷野,途中要经过天葬场,又是夜间独行,照例说,母亲会担心,但知儿莫过母,她知道我看电影的兴趣大过一切,也知道我的胆量,便答应了我的要求。

放学后,我早早地来到四方街,找了一个最佳的位置等着电影放映。那晚,上映的影片就是大型彩色记录片《周总理访问亚非14国》,记录片中,总理的仪表和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见旁边有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边看边议论说:“哎!太难得了,周总理真是貌如其人。”当时我不懂什么叫貌如其人,后来才晓得,意思是说周总理外表和内心是一致的。不仅有英俊的外貌,潇洒的举止,也有高尚的内心世界。在人们的心目中,周总理真是一位既有外在气质,又有内在品质,才华横溢,道德高尚,能屈能伸,包容大度的国之骄子。

周总理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口才出众,国内外都是公认的。特别在谈判桌上,他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风格,令国内外谈判对手折服。有一次,与国民党谈判,周总理坚持中国共产党应该拥有相应数量的军队和地域管辖权,并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国民党感到对手可畏。理屈词穷的国民党谈判代表说:“与共产党谈判简直是对牛弹琴”。周恩来立刻接过话茬说:“对!就是牛弹琴。”把国民党比做不讲道理的牛。

在外事活动中,周总理始终秉持刚柔相济的原则,对许多中小国家总是抱以理解包容坦诚友好的态度,让他们感到中国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使那些欠发达国家感觉到中国的总理就像一缕春风扑面而来,他带来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人感到温暖。周总理在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历时70多天对亚非14国的成功访问就充分展示了大国总理的外交风范,为后来亚非各国支持我国成功入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周总理则不卑不亢毫不示弱,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据理力争,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更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向我国示好,但又不愿意放弃霸权,针对这种外交姿态,周总理明确提出,美方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他国无权干涉,美国必须无条件从台湾撤军。谈判过程中,周总理热情不失分寸,让步不失原则,以柔克刚,经过多轮搓商,美方不得不在这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作出妥协和让步。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签署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达成中美牵手言和。周总理的谈判策略和技巧令美方的谈判高手基辛格折服。后来,基辛格博士感慨地说:“有周恩来这样的总理,是中国人民的福气。”

用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来概括周总理的一生再贴切不过。面对千夫所指的国民党反动派,他横眉冷对,锋芒直指,毫不留情。面对国际上心怀敌意的反华势力和不怀好意的跳梁小丑,他的睿智常常使对手处于尴尬的境地。有一次,西方一官员不怀好意地问总理:“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而我们西方人总是挺着胸走路?”总理说:“很简单,走上坡路的人总是低着头,而走下坡路的人总是挺着胸,说明我们中国人在走上坡路,你们在走下坡路。”一席话说得发问者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象这样用智慧力克对手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待人民,周总理则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辈子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那里就有周总理的身影。1966年3月,河北刑台发生6.8级地震,周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坐阵指挥抢险救灾。

内政外交,好些事情都离不开周总理,日理万机的周总理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挂在心上,1973年6月,周总理带外宾到延安参观,看见延安农业还很落后,很动容地对延安的干部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但他们的日子还过得很苦,我们对不起延安人民。”他要求延安的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尽快改变落后的状况。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帮人民所需,只要涉及人民所盼,事情不分大小,件件放在周总理心上。同样是1973年,受毛主席的委托,周总理在北京召开部分省、市、自治区典型代表座谈会,向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们了解各地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州赤脚医生的典型代表青翁大姐反映了迪庆食盐供应紧张的问题,会后,国务院立即责承云南省想办法保证缺盐地区的用盐。

迪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也与周总理有直接关系,1973年8月以前,迪庆、怒江、西双版纳、德宏4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分别由丽江、思茅、保山地委、行署代管。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七林旺丹向周总理反映后,迪庆等4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按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结束了由地区代管的历史,改由云南省直管。

1972年以后,听说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健康大不如前,他们的健康是国家大事,他们的健康心系全国人民。当时20刚出头的我也时常为他们的健康担忧。

说来也怪,发生在40年前的一件真实往事,竟然会与周总理联系在一起。当时我在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宣传部工作,1976年1月初,部里派我到县委党校帮助相关工作。当时,县委党校离县城相距120多公里,坐落在金沙江畔的松园上村。前面是奔流不息的金沙江,后面是长满松树的森林,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记得1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党校后山的松树林中一棵参天大树突然倒了。醒来后感到奇怪,心想这山上虽然满山是树,但没有这么高大的树,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又一想,不过是个梦。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当时那种悲痛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很长时间都为总理的辞世感到惋惜。这个梦一直成为我的一个心结,我想,奇怪的梦,巧合的时间节点,梦见一棵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倒了,第二天又听到周总理辞世的消息,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一位伟人,我只能在银幕和图片上见过的伟人,托梦之说自然不成立,心灵感应似乎也不太靠谱,思来想去,只能归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说了。自从听说周总理生病以后,一直为周总理的健康担心,心想国家不能没有周总理,国家太需要他了。也许太过关心周总理的健康,所以才会做那样的梦。无论所思还是所梦,我对周总理的感情是真真切切的。

听说周总理生前与夫人邓颖超有个约定,身后不留骨灰,不再麻烦别人。这就是我们的总理。生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只有国家,只有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想到身后不留骨灰不麻烦别人。

周总理没有亲生儿女,却养育了不少烈士遗孤。没有存款,却把创造财富的智慧能力和精力全部用于国家,用于人民。没有墓地,想到的是不占用土地,不麻烦别人。他奋斗一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正如越剧《红楼梦》的台词所说:“质本洁来还洁去。”他把伟大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留在了人间。人民会永远怀念他,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禹中玉)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苍耳

下一篇:祝福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