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本书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9 10:22:35

清明,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气,它是一本书,一本贯穿今古、不断续写、意蕴层出的书。草木为浆,造出薄薄纸张,散发着桃李清香,馥郁着千年情愫。牛筋为绳,串联起一个个人名、一个个地方、一段段故事,任岁月风吹,日月水流,它不朽,不枯,始终清晰地向世人展现那动人的美丽的春之画境。

书的封面是一幅画,《清明上河图》,古拙的画风与“清明”意蕴完美切合,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祥瑞之气,生民之气,灵秀之气,裹挟着你,簇拥着你,直到把你融化进去,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汴梁郊外的官道上,只见张择端,翰林画史,布帕束发,手握摇扇,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携一仆从,悠闲而行。

再看书的题目,“清明”,不求浮华,简单了明,直奔寄托思念的主题,在颜筋柳骨的框架里,开着清颜,展着笑脸。

书的序言是大文学家苏轼写的,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官黄州,困居三年。寒食清明之际,天连阴雨,他心中充满悒郁、绝望、悲愤、寂寞,提笔写下两首诗并写成一幅长卷。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帖字形各具形态,或大或小,极其随意,似乎毫不用心机。诗人的心境也借助笔墨宣泄而出,悲情四溢、起伏跌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因诗写的是寒食时节,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帖》。

此书没有目录,起始的时间大约在春秋时期,介子推隐居绵山,晋文公求贤烧山,终不能得。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介子推用生命为我们书写了开篇第一书,高逸的情操,是后辈学习的典范。

书中最精华的篇章出现在晚唐,那年清明节,下着雨,杜牧一人闲游山野。清明节,他本应该回家祭祖,但是归路迢遥,他不能回家。他在陌生的异乡愁肠百结,几欲断魂。纷纷细雨中,他的愁思也是湿漉漉的。如何驱遣这细雨般无边的愁绪呢?找个酒家,借酒浇愁,也是好的吧。牧童遥指远方,杏花开处,隐隐露出了酒家。一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宛然天成,无需雕琢。

这本书包罗万象,与气象有关,“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与农耕有关,“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与园艺有关,“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与民俗有关,“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书的封底是一幅春景,草木葳蕤,花开次第,乡路上,一群衣着鲜亮的人们,踏春而行,且歌且舞。(祝宝玉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根的深处

下一篇:阅读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