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曹雪芹的这一句名言,把许多“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观念的人的心都伤透了。过去的中国人很穷,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许多老年人不得不用生儿育女来解决老了的生存问题。 现在社会步了,大部分人不需要靠生儿育女来解决老了的生存问题了,通过参加一些社会保险,通过年轻时的一些钱财积累,能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了。尽管如此,有一定责任心的父母,还是会把儿女的前途问题当做一个家庭的重要问题来思考的。 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应该都不是坏事,它对国家、家庭、个人都有许多的好处。然而,由于学识、认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有些人要么抱定“儿孙自有儿孙福,白跟儿孙做马牛”的思想,把儿女的成长、教育不当一回事,养育儿女如同放牛羊,放任地“脚踩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么是认定自己的儿女是苦瓜藤上结出的苦瓜,藤苦瓜也苦。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然而,有经验的老农经常说“豆倒一包糠,谷倒堆满仓”。他们在种豆子时,都懂得因田施肥。肥力好的田,不过分施肥,要让豆子过两天苦日子,不让它长势太好;他们在种谷子时,都要施点肥,让它有一定的长势,才能穗长粒饱。有生儿育女经验的人,都懂得让他们学点本事,吃点苦头。不至于让他们目不识丁和无一技之长,也不至于让他们成为不识麦子韭菜的人。 投资理财是一门学问,生儿育女也是一门学问,都讲究效益和收益的的最大化。人世间的许多悲剧,都是没有效益和收益观导致的。投资理财没有收益观,会使投进去的钞票打水漂;生儿育女没有效益观,会使儿女们成为对社会无用和破坏社会的人。比如把儿女当牛羊放的人,最终儿女也变成了牛羊一样的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种草的人。一些啃老族的出现,就因为懒惰,失去了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和技能。儿女在坐班房的同时,父母还得为他们向公众陪礼道歉,你说这样的儿女苦不苦?这样的父母苦不苦? “先投入,后产出;先积少,后成多”是众多百姓天天跑银行的理财目的。其实,有远见的、关心儿女成长的父母,也知道这一朴素的道理。孟母三迁其居,她也知道每搬迁一次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但她把这种成本看作是银行存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古代老农们的投资理财观。在现代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把投资理财的效益观引申到儿女教育,也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方式。 儿女出生了,花点钱,把它送进托儿所、幼儿园,送进中学、大学,让他学习一点文化知识,学习一点生存技能;花点时间,带他们到山区体验一下“助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让他们知道世上有三苦:种田养殖磨豆腐,让他知道世上还有许多比他们苦的人。 做生意不离行头,种田不离田头,教育子女亦然。要想把子女教育好,就应该在儿女小的时候,多投资点感情,多投资点钱,多投资点时间在儿女这个银行里。让银行这个杠杆橇动儿女的成才,让花在儿女身上的感情、钱、时间效益最大化。其实,儿女长大了不啃老,不吸毒,不打人,能规规矩矩地用自己的劳动力苦钱吃饭,就是父母从子女教育的银行里取钱的时候了。(张恩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