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店主的小儿子准备迎娶一位城里姑娘,婚礼就定在近期。按照习俗,现在已进入下聘礼程序了。早晨,我看到几辆准备前往女方家的小汽车里堆满了礼品,还有一箱一箱的礼炮相随。可以期待,到时他们的婚礼会很热闹。 邻家店铺老板是一对乡下夫妇,来小城打拼已有多年,生意经营得不错。两年前,他们所租的店面与妻子的相邻,通过闲时交流,我们知道他们在乡下有一幢大房子,就位于一条要道旁,家庭条件相当地好。 这些年,乡下姑娘嫁进城里,城里姑娘嫁往乡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就看谁与谁有缘分,谁与谁的条件相当。此前延续多年的二元化户籍制度不再成为联姻障碍。 客观地看,现在乡里会经营的农民比城里人的日子要过得好。他们很自由,有山林、有田土,不少人还有自己的产业,即使是外出打工的人,也通过多年积累,拥有了不少财富。他们在银行里的存款到底有多少,我们无从知晓,单从房屋建设的讲究程度便可看出些端倪。有的农村房子建设得像地主庄园,周围是通透式栏杆,房前是宽阔的平地,屋后与两侧是移来的古木和新植的花草,房屋结构中西合璧,几根擎起的立柱稳重而极具庄严。城里倒并非处处如此。站在小城资江大桥的北边往南岸看,新开发的南区没有几幢造型讲究的建筑,“火柴盒”、“豆腐块”占了七八成。特别是东边,也就是S308线进城的入口处,那里多拆迁户自建的房子,全部是“火柴盒”、“豆腐块”,且都紧逼省道。很显然,由于缺乏规划干预,或更主要的是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房主不过是按最低廉的标准进行建设,结果影响的是城市视觉和品位。 当然,小城里有钱的人可能更多,他们不满足于坐井观天,把产业早早地置到了几百公里外我们看不到的市里或省城。城乡户口鸿沟的淡化,除了公安部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无法分清谁是农村户口,谁是城镇户口,即使能分清,那又怎样?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衡量人地位高低的主要尺度,已非户口性质,而在于财富多寡。现实生活中贫困的人不少,但有钱的人似乎更多,社会是越来越两极分化了。有钱人家的一些女人,我发现她们一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怎么梳妆打扮、怎么打发时间。今天一早打开电脑,有一条消息率先跳到眼前,说是前一日株洲有“土豪”组12辆宝马车(其中6辆敞篷)迎亲车队,车队总价超过800万元,吸引不少市民目光。这种豪华迎亲架势,虽不宜大力提倡,但有人有实力做到这一点,只要不是利用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便无可厚非。道理很简单,有钱比没钱好,富裕比贫穷好。 而如果说到教育,那当然是趋之若鹜追求优质资源了,有的小学就送到了市里或省城的名校就读。有的孩子高中刚毕业,即被送去海外留学,他们对国内大学的办学水平嗤之以鼻。至于每年20多万元的学费,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所以,这些年,学英语很时尚,国家重视英语是为了交流,个人重视英语只有一条理由:上名校或漂洋过海。由此带来的是当英语教师很吃香,有名望的英语教师要想捞点外快很容易,但请你不要随随便便就说他们人人都在搞教育部门明令禁止的家教家养,不少家长包括不少领导都求他们帮助辅导自己的孩子,完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绝不是诱导式或强制性的有偿家教,他们想利用假期休息一下往往都不行。 英语受到空前礼遇,国学自然受到挑战,不少人开始焦急起来。于是就推动加强对国学的学习,央视便带头组织了汉字听写大赛,比默写生僻词语及并不常用的成语。这个竞赛是台上台下同时进行,有时参加比赛的孩子们都默写出来了,而台下观众的正确率却只有区区的百分之几。不少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古文功底令人瞠目结舌,绝对超过许多专业教授。这样的竞赛准备无疑耗费了大量时间,如果都这样干,是否又走向了事物的另一端? 前几天下乡,有擅长书法的基层教师在车上建议我,要利用假期在系统内开设教师书法培训班,好将我们的书法国粹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他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超速发展,让许多人几乎不直接书写了,如果还不采取措施,将来书法很可能就真的只是一门艺术了。想想也是,过去读书人中哪个不能龙飞凤舞?凡中进士者,首先必定是书法了得的人。所以,过去软笔字写得漂亮的大有人在,而如今真正的书法家却凤毛麟角。还有楹联,也正在走向衰落,现在真正还有几人能当场吟诗作对?也需要好好抓一抓了,怎么抓,从哪里抓,当然重在平时,最好是从娃娃抓起。 有人说,现在人的生活已有了丝丝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味道:富裕大户又冒出来了,有钱人的孩子又出国留学了,城乡差别在拉大,某些领域却在悄悄缩小,国学重新被看重,乡间言论自由,民主之风日盛。这言外之意是社会有了“复古”的倾向。然而仔细一思索,时光是不会倒流的,历史的潮流只可能滚滚向前,或许由于某些原因,它会在某个地段偶尔停顿、回环一下,但丝毫也没改变朝前的总趋势。那么,别犹豫,顺着潮流往前赶吧。(廖双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