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巴珠村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6 09:33:05

春天到了,想再去巴珠村看看,这个小有名气的典范村,一直在我的记忆深处。

巴珠村是一个有一千余人的藏族村庄,在维西县塔城镇境内。巴珠村的森林覆盖率达98%。据说20多年前,当全州上下都靠“木头财政”过日子时,巴珠村的几名党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决不让砍树,这片原始森林就在村民的执着中留了下来,现在提出的“美丽家园”建设,巴珠村提早了20年了。村里的支部书记和勋,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康巴汉子。他任支书20多年,带领父老乡亲们外出学习参观,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了药材、木瓜、食用玫瑰等种植产业,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因为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和谐,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人,是一个令人羡莫的长寿村。前年,支书和勋被评上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塔城镇的副镇长。

在对着达摩祖师洞的山对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窄窄的水泥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小溪,这条路就是巴珠村人投工投劳修成的。顺着腊普河,一路上梨花树树,桃花朵朵。一踏上进村路,就感受到了一股温湿的凉气,走在小路上,开始了十里画廊的漫游。云南松、柏树、大叶杜鹃、小叶杜鹃、栗树杂相交错,在正午的暖阳下怡然挺立,松树上一缕缕淡绿色的松萝,随风摇曳,山边的一棵棵云南松挺拔傲然,直插云霄,像是一颗擎天柱,又像是一位矜持而热情的迎宾员。溪水清而静,依山势由下往上走,山涧中“叮叮当当”、“哗啦哗啦”的响声又像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会儿平湖秋月,一会儿暴风骤雨。而溪水也似在不停地抗争着地势的变换,时而柔顺如带,时而琼花碎玉,时而又飞流直下,时而又成清泉一泓。多么像一位怀春的少女,或嗔或笑,忽近忽远。它一会儿粗,一会儿又细,一会儿悬空而落,一会儿又平静如镜。不禁想起“尚美若水”来,“江河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树丛中,星星点点的几株杜鹃,粉红粉红的一朵朵挤挤挨挨地在一起,把或明或暗的森林点亮了,仿佛一个个点燃的火把。如果仔细地端祥,每一朵花并不是特别美,可是乍一看去,使人眼前一亮,在漫山遍野中她们是那么耀眼,有一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相逢”的惊喜。高高的大叶杜鹃还在熟睡,她们醒来就更热闹了!带着一丝捉迷藏的喜悦,我像侦察兵一样拉网式搜索着小叶杜鹃,找到这儿水边一株,那边山旁一株,那边松树下又一丛……边走边搜寻的我不断有新的发现,在饱眼福的同时,也有了成就感,好像那些花是我种下的似的。

这条曲径通幽的小路伸向美丽的巴珠村。几年前,村里的男女老幼一齐上阵,修了这条不足5米宽的路。现在每走一段,就看到竖的牌子,写着第几团支部负责卫生。怪不得,卫生包产到户,责任到人,地面没有垃圾筒,更没有废纸、空矿泉水瓶。在路上偶尔遇到了背着背篓的妇女或放牧的老人,她们远远地主动跟我们微笑打招呼,虽然不通语言,但并不妨碍传递彼此的热情问候。路很窄,人的心却是宽的。两辆车相遇时,对方如果可以有宽一点的地方,会主动倒退让另一辆车先过。擦肩而过时,轻鸣喇叭以示谢意和告别。我们的车又前行了几里,遇到了一辆拖拉机,司机主动礼让在一边,叫我们先行。受到贵宾礼遇的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在彬彬有礼的巴珠村人看来,这条路够宽了,交通警察是不需要的。和勋支书家里有两个孩子,他又忙于工作,家里的收入是最少的。每到农忙时节,村里的乡亲们主动来帮他的爱人播种庄稼。看来,春天不仅在这个海拔近3000米的小山村里,也在巴珠人的心里啊。

在路上,有一些小小的水磨坊,水流推动磨盘直冲而来。亭子边上,几株桃花梨花争相吐艳。路两旁的地一片片像排得整齐的草原上的哨兵。山坡上的草绿油油的,羊儿、牛群在悠闲地吃着草。因村里人家家种木瓜,他们就把这种带刺的树当作篱笆,既美观又实用,枯红色的木瓜花开满枝头,而花下边有刺啊,这美丽的小精灵还是守家的卫兵呢!它们是那么可爱,没有人忍心去破坏它们。

再往前走,藏房也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天很蓝,树很绿,白色的藏房像白云一样悠闲地点缀其间,成片成片的田地绿豆糕似的镶在山坡上,红红的木瓜花成为阡陌纵横的分隔线。有的人在田间劳作,也许是在栽种药材吧!这个虽然偏远的小山村却宁静而整洁,人们恬静而富裕。他们在20多年前能忍住生活的清贫,誓死保住绿色的家园。现在他们成立了专业的合作社,有药材、玫瑰、木瓜种植,木瓜卖到了四川、广东,玫瑰卖到昆明制成鲜花饼,他们的村子里常有外地商人来收购药材、水果、菌类。这个千余人的小村子,凭着勇气和智慧克服了气候严寒、位置偏僻的不足,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而村子还保持了原有的安祥和平静。谁说市场经济是洪水猛兽呢?在勤劳致富、守住精神家园和绿色家园时,是可以两不误的。村里的环境整洁,村貌有点像电影里的西欧乡村,美丽整洁而又有诗情画意,当代版的桃花源就诞生在巴珠村了,连我也想做一个幸福的巴珠人。(刘霞)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麦香

下一篇:雪域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