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乡亲们喜欢这样亲切地叫她。她的真实名字是李香香,每次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李季的那首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在对爱情的执着上,此李香香确如彼李香香。 香香与丈夫秦坤,原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两个人都没有考上大学(也许是因为恋爱的原因)。于是,秦坤参了军,两年后在部队里考上了军校。地位虽变,但爱情不变,秦坤四年大学毕业,便立即与香香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刚结婚的那一年,正碰上汶川大地震,秦坤所在的军队也参加了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新婚燕尔,思念自是免不了的,更何况秦坤正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呢。那段时间,香香几乎每天都会跑向大队部等候邮递员的信件。大队部就在村子的中央位置,在大街口的交叉处。香香常常站在那儿,成为村庄那一段时间的一道风景线。许多人都见过,香香只要接到秦坤的信,就迫不及待地站在大街口拆开阅读。读着读着,香香就笑了,然后喃喃道:“平安就好,立功就更好了……”看香香那幸福的样子,旁边有人曾打趣地说:“要是秦坤牺牲了呢?”香香一愣:“你的嘴真臭。”继而却又笑了:“牺牲了也没办法,谁叫咱嫁的是一个军人呢?要是秦坤牺牲了,那我就做个寡妇军嫂吧。” 香香还是一脸的笑。香香开朗,香香达观,村里人都喜欢这样的好媳妇。 许多军嫂都随军了,可香香没有。香香说:“都去随军,国家哪有那么多钱供养啊?”其实,香香早有比别人更好的随军条件,秦坤是正连级,香香随军,本该是理所当然的。香香不随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秦坤是独子,家中尚有父母务农。香香留在村里,可以更好地照顾公婆。香香对公婆的孝顺啊,事例可以举一大箩筐,可用一点,就足以证明了——那就是年年被评为镇上的“好媳妇”、“好军嫂”。 结婚后的第二年,香香在村里办起了一个养鸡场。那时还是“土法养鸡”,一次出鸡(卖鸡),也就是几万只。香香一个人却也管理不过来,就要雇人。香香所雇的人,竟然全是军人家属,包括一些军人年老的父母。那时,市场还不是很开放,农村的青年人也难以在城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就有人说:“香香怎么这么偏心啊?找人全是找‘自己家’的人。”香香听到后又笑了,她说:“不是我偏心,我是想给这些军人家属提供一点方便,也好让他们的孩子在军队中安心地工作啊。等规模扩大了,我会招更多的人。” 乡里人不仅理解了香香,而且每次在香香出鸡大忙的时候,都会主动无偿地去帮助香香。 每年大年初一,村里人有拜年的习俗。串门走户,主要是给村中本家族的长辈拜年。可是香香除了给长辈拜年外,总会到村中军属家拜年。她说:“和家属们聊聊天,也好让他们放心,更好地支持孩子在部队的工作。” 这几年,农村经济好了,在城里打工收入也高了,农村青年对参军的热情下降了。于是,香香就年年为招兵奔跑。每到招兵季节,香香就串门到户,谁家有高中毕业生,她就向谁家跑。她不讲大道理,只是大谈军队的美好,军队怎样能使一个人迅速成才,并且每每以秦坤为例。事实胜过一切,许多人家在香香的动员下,就欢欢喜喜地送儿子参了军。 香香豁达,香香忙碌。每当有人夸赞她,香香就会说:“我是一名军嫂啊。”那脸上,灿烂如花,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作者:路来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