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菌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22 09:19:57

每年进入六月,在我的老家是捡菌子的最好时候。

几场大雨一下,故乡的山头就绿了,迷蒙潮湿的树林间总会冒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美味菌子,有的长在树上、有的长在腐叶里,还有的在草丛和土里,老人们经常说:没有心的人找不到菌子。

出菌子的时候也正好是暑假,我跟小伙伴们每天除了下河捉鱼摸虾,就是上山撵鸟找菌子,但找过菌子的人都知道一般在早上要更加好找,因为菌子大多在晚上生长,第二天起个早,碰见刚从土里冒出来菌子的机会要大得多,另外,要是在白天去,因为之前被早起的人捡过一次,所以剩下的就不多了。为了赶早上的第一窝菌子,我跟伙伴们约好要去捡菌子,都会起得很早,鸡叫第一遍就开始起床,之后早起的就去叫还没有起床的,叫醒了一个再去叫另外的。终于约齐了,带上各自的另一伙伴大青狗,三三两两的,你提个小桶,我提个篮子或者背个小背篓,冲锋一样地向着山上跑,生怕自己的菌子被早到者先捡了。

但到了山上大家就又安静了下来,因为小时候总是听人说找菌子就像“躲猫猫”,声音太大了会把菌子吓跑。当然,这只是大人用来唬小孩的,叫人找菌子的时候不要讲话,那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找的时候能够更加用心,因为菌子一般藏得都十分的隐蔽,有时可能一不小心就将菌子踩坏或者错过了,为此,我们有的时候还必须用镰刀或者树枝去刨一下。每当遇见或刨到了菌子,大家都显得十分的兴奋,尤其是又大又好的菌子,一吆喝其他的伙伴就会纷纷凑过来,投来羡慕的眼光,之后又在附近你翻我倒地折腾半天,看看自己还有没有这样的运气捡到像他那样的菌子。会捡菌子的人都知道,菌子一般都是有“窝”的,什么地方出什么菌子,自己心里总是有数的,不同的山上和土质里长出的菌子都是不同的,一般青头菌、见手青、鸡油菌、松茸等菌子都会成片成片地出,一旦见着一朵,要是在周边再仔细地找找,兴许还可能找到其它的。另外,出菌子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要早一点,有些要晚一些,从不同的菌子上市的时间也可以看得出来。菌子不仅有窝子,还会认窝子,找到窝子的人,上山捡菌子就像到自己家的菜园子里采菜一样,也有相应的规矩,一般不会一次性将窝子里的菌子全部采完,太小或者太老的要留在窝里,一方面因为它们也吃不了,另一方面要是全部一窝端了,可能这个地方就再也长不出菌子来了。太鲜艳或太辣、太苦的菌子,一般也不会要,因为它们大多有毒,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被菌子“闹”着。

记得儿时跟伙伴们早上去拾菌子,总要爬很多的山翻很多的梁子,为了防止走散迷路,时不时的总要相互吆喝呼应一下,于是我们的小名就会不停地在山间箐沟间此起彼伏地回荡,伴着晨起觅食鸟儿的叫声倒是很和谐的一段美妙的乐章。要是走得实在太远,也会就近将村里人种在山坡荒地里的土豆、苞谷、青椒、小瓜什么的弄些来,在大一点孩子的带领下,找一些干柴,烧起一堆火烤着吃。为了味道能够好一点,我们会在出门的时候就躲着大人偷偷地将盐巴揣在兜里。当然,这还算不上美味,让人流口水的还是晚上那顿丰盛的菌子。回到家后,我们将早上的劳动收获交给大人,他们再小心翼翼地将背篓、篮子或者桶里的菌子拾捡出来放在一个大一点的筲箕或者箕斗里,晚饭前仔仔细细地筛选清洗一遍,弄点老腊肉、川芎、树上的青花椒叶和大蒜等作料爆炒或熬汤,盛上桌来,一顿美味丰盛鲜嫩的佳肴就是那时的最好晚餐,菌子汤用来拌饭更是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离开故乡后,这样美好的记忆就只是成为了记忆,虽然在外面也经常能够吃到菌子,但比起在童年时故乡的菌子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可能是因为少了拾菌子时的那种乐趣,也可能是因为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美好时光,但毕竟那时捡菌子的情景和美好记忆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头,无论我走到哪里,一到了出菌子的季节都会时时想起。(吴宏毅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