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银平 6月27日《半岛都市报》报道,这两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搞了个书籍“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最读不下去”的书。除此之外,其他三大古典名著及一些外国名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也都榜上有名。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更在于其有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或是某个时代的见证和缩写,或就是综合性社会教科书等。比如《红楼梦》,不仅有古色古香的文言美,更是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诸如医药、养身、交际、对联、诗词、服饰、建筑、音乐等,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叹为观止的精辟描述。 举个例子,《红楼梦》中描述宝钗的冷香丸的“药引子”:“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12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12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12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12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天晒干,和在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天的落雨12 钱,还要白露这天的露水12钱,霜降这天的霜12钱,小雪这天的雪12钱。把这四样水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磁坛里,埋在花根底下,若发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熟读静思此类博大精深的作品,得到语言之美、丰厚的传统文化熏染,更让浮躁的心充满敬畏感、膜拜感。名著,就具有这种穿越心灵的力量,带来震撼性的阅读快感。 因为深厚、厚重,名著的阅读,注定需要精致细心、认真耐心,需要我们用无用的心态慢慢理解、品味。只要我们沉浸到了这种深厚中,肯定就有意想不到的重大收获。所以,要多读名著,让自己得到更大的精神收获。 可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竟被列入“死活读不下去榜”,足见某些人的浮躁猎奇、品位低下的庸俗读书观和实用性读书观中。比如在快餐文化的熏陶下,有些人更注重看情节热闹、非常搞怪的网络文学。或者就是对各种考级类等实用性图书非常热衷。更有人养成了急躁、浮躁、暴躁的“三躁读书观”,将读书当做时髦,当做炫耀工具,总是被出版人、荐书人,被花花绿绿的宣传广告及评价牵着鼻子走,眼花缭乱,心如沸水,怎么会有淡定从容的读书观呢? 说白了,不是名著太深奥,而是我们太肤浅;不是名著太难读,而是我们心太乱;不是名著过时了,而是我们太功利、短视;不是名著不好读,而是我们没有用心读,缺乏读书家那种的宁静从容。 读书家的劝告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爱默生在《书籍》一文对读者提出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竞争时代步伐很快,我们却需要悠然、缓慢的读书心态,完成读书应有的 “体验”、“思考”、“质疑”、“沉淀”。 电子读物多了,我们仍要避免读书速成化,杜绝“高效读书”、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多一些“品味”。多靠拢名著,得到更多的精神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