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什么就会长出什么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17 09:53:53

不管父母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但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将自己的父母当做模仿对象。仅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父母就可以在无数个方面影响着孩子。孩子也正是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感受到父母传递过来的一些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父母决定着孩子将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孩子每天面对是爱唠叨、爱发火、焦虑、紧张的父母,其情绪发育肯定是很糟的。因为父母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情绪多变、自卑、退缩、神经质。

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大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小学生经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妈妈总是责骂他什么都做不好,从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有些母亲述说自己的孩子胆子小、畏惧大场面。首先要问家长,你是不是胆子小?如果你自己平时在公共场合都胆小,那肯定很难教你的孩子胆大。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也是对儿童最有影响的人。

孩子在父母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照顾,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又不喜欢父母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内心的矛盾导致他心情烦躁、郁郁寡欢,精神分散,严重的可出现紧张、焦虑或强迫。有的则出现一些查不出生理改变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痛、憋气等,以缓解内心更大的不安。长期处于母亲不良情绪氛围中的儿童,心情不畅,不知不觉地将这种困扰压迫到无意识中,有意无意的采取一些拮抗的行为,如强迫动作、说谎、逃学,丧失自尊和自信,经常爱与惹麻烦的儿童在一起,于是越来越不被周围喜欢,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对于心理防御机能差的儿童,长期压抑是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因。

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的不良行为、情绪往往互为因果,需要双方进行调整,但成人更应该自制。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首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防范和矫治儿童心理问题的良策。

有些父母对孩子存在问题,光知道一味指责甚至打骂,而从不查找自己的原因,这很糟糕。父母往往是孩子形成问题的最大症结所在,当你看到孩子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想自己哪里做错了没有?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面对孩子,家长必须重新做人。可以说优秀孩子出自高素质父母之手,问题孩子都是问题家长的产物。所以,为了孩子,父母要先进行自我教育,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而在这所学校里,父母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什么,在今后的岁月中就会长出什么。(心理学博士 心理咨询研究员)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