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一种境界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13 10:44:43

我这个人很容易满足。

出生于贫寒人家,从小为吃不饱肚子发愁,长大为上不起学担忧,后来总算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离开了农村,改变了命运。我对此已经十分知足,不信命的我有时也免不了独自感叹“命运没有亏待我”。现在回头看看当年跟我一般大小的伙伴,他们依然比我艰难地在土地上谋生,而我却风不刮树不摇地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喝着水、读着报,出则有车,腰挂手机,即使工资低一点,工作烦一些,我也没什么可怨的了。

有这种秉性,其实应该感谢我的爹娘,因为是他们告诉了我什么叫知足。至今仍然生活在北方那广袤的黑土地上的爹娘,对土地的痴情胜过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他们守望在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播种着清贫,收获着快乐,任凭风雨变换,岁月更迭。他们那种对生活容易满足的人生态度曾经或者正在影响着我和我的将来。

正是这种“人家骑马我骑驴、后边还有推车的”这种知足常乐思想,使我能够在社会越来越复杂、人心越来越不古的今天,能够心境平静,自得其乐。得志时不张扬,失意时不落魄。但是,滚滚红尘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不知足的人,被名缰利索所困扰和拖累的人,他们常常在欲望面前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在山西工作时,有位同事在一家报社供职,工作比较稳定,单位效益也不错。可是他并不满足,整天都在抱怨单位领导不尊重人才,大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他叫嚷着要离开单位,到南方发达的城市里去。没有人能拦得住他,包括他的妻子和家人。可谁曾料,经过了几年的闯荡后,他身心疲惫地从外面回来了,除了囊中空空,他什么也没有收获。后来他想起了自己的单位,可早已没有了机会。不知道满足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经有人对我说,搞新闻不如搞文学容易出名,劝我从事文学,并说某某已经出了几个集子,还被排成了电影。我知道,他们对新闻工作的不屑一顾,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学的功利性。听罢这些,我并没有多少激动,反而显得很平静。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作为一名记者,能够干好我的本行我已经就知足了。写什么大部头,那不是我可以干的事,即使是可以干,也不是现在。也许有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篇篇稿子,张张报纸,顺着历史的河道汩汩而去,似乎人们一眼溜过,便成了废纸。但是,我认为,瞬间与永恒是辨证的统一。方寸之地容天涯,无数个一刹那凝成了历史。人们记住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巴金、钱钟书,也忘不了斯诺、史沫特莱、邹韬奋、范长江。仁者乐山,智者悦水。如果说文艺作品是作家人生的大缩写,那么新闻稿件则是记者心灵的辨证史。因此,从事我所喜爱的职业,我同样感到了一种满足。

其实像这样的事不仅如此。有一种观点说,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想这是男人“吃着碗里,瞅着锅里”不知足心态的作祟。老婆一天天红颜老去,看见大街上的美女就想流口水。耐不住寂寞,男人就背着自己的女人去粘花惹草,去寻找婚外恋、一夜情。结果到最后,弄得妻离子散,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欲望是一把随时都会走火的手枪。不知足其实就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谁不想升官?我也想,但是没有这个条件。谁不想发财?我也想。但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赌博、偷盗、抢劫的事情我做不来,既无此心,又无此胆,更无此能。如果奢望一夜之间暴富,那只有去买彩票了。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中奖的几率到底是多么地微乎其微,所以压根就没有想过这种中大奖的好运能落到我的头上。谁不想长寿?我也想。但是,我知道人的寿命虽然跟自己的养生之道有一定关系,可人并不能完全依赖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寿命。所以,我并不奢望和苛求长寿,我只注重提高生活的质量,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职业的需要,下乡采访对我来说,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每当行走在白山黑水间,每当看到还有许多人至今仍在住窝棚和“杈杈房”时,我就在想那些怨天尤人的城里人,最好能够到贫困的山区走走。看看山里人过的日子,也许他们会少一点对生活的抱怨和对名利的索取与纷争。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淌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我知足并不等于就是满足现状,我每天还在默默无闻地努力,努力过好每一天,努力办好每一件事,努力处好每一个朋友,努力写好每一篇文章,努力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充分体现在每一天中。

行文至此,本该打住,可我还是想起了那句话: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知足是一种心态,做好了,它就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刘建忠

责任编辑:拉初

上一篇:诗的慰藉

下一篇:学生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