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心实意帮助别人,人家拿出诚心对待你,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刘远春平实无奇的话语,让人怦然心动。 在边远、贫困的雪山脚下,刘远春以藏家女特有的秉性和执着,在藏族村寨,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把长辈当成父母。寨子里都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还有成群结队的“满堂儿孙”。尼西汤堆村卫生室,就是她默默坚守了近九个年头的“第二个家”。 在村卫生室里,她是一名众人敬仰的医生。而在家里,因为丈夫常年病痛,生活难以自理,她弱小的双肩同时承担着妻子和丈夫的双重角色。 从青春年少到初为人母,当地的藏牧民与她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纷纷竖着大拇指说:“格桑梅朵!格桑梅朵!”。 村寨里的人们无不动容地说:“只要看到刘医生,我们的病就像好了一样!” 扎根基层 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村民小组,全组共190多户900余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牧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生产生活为半农半牧,交通靠人背马驮,经济收入来源较少。 2003年,迪庆卫校毕业的刘远春取得藏医执业医师资格,在全县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公开招考中,考入尼西乡卫生院。当时全县正在稳步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她一到卫生院报到就被分配到汤堆村卫生室。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老家幸福村离这里竟有四五十公里之遥。 一边是古稀之年的母亲需要去照料,一边是邻里乡亲猜测、疑惑、等待的眼神,早出晚归奔波了一段时间后,她与母亲促膝长谈,母亲语重心长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做人要讲良心,要会知恩图报,最应该感谢的是邻里乡亲的帮助,你有空闲时间,来看看我就行了,或者托个口信都行!”母亲的一席话,让女儿潸然泪下,打开了藏匿在她心底多年来久久难以解开的心结! 从开第一张处方的那天起,刘远春就深深记下患者的相貌特征、名字以及病情,那些都是她用心记录下的“患者民情日记”,每一次交谈、开单、拿药、输液,细致如微的关爱让病人心生温暖。简陋的村卫生室,被她拾掇得像家里一样,人们有事无事都会到她那里闲坐,总觉得心里暖暖的。 她的心里时刻都有一本账:鲁茸家的人有什么病,扎西尼玛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小卓玛的孩子什么时候接种何种疫苗等等。汤堆都吉谷村民小组的七林拉姆回忆起几年前的一幕时,还心有余悸。当时,一家人黑灯瞎火匆匆送她到村卫生室时,已经深夜,疼痛难忍的她面临急产,村卫生室条件有限,半夜三更又没有车子,急中生智的刘远春摇醒了卧病在床的丈夫,让他吃上止痛药,请求丈夫带病开上自家的微型车,一同送产妇到乡卫生院。一路上,她紧急联系卫生院医护人员做好准备,由于准备及时充分,七林拉姆顺利产下了孩子,一家人面对一直陪护在母女身边的好医生,感动得泪如雨下。 西姆谷村民小组56岁的村民王明,在家中突然晕厥,不省人事,惊慌失措的家人喊了隔壁邻舍,制作了临时简易担架,把病人扛到村卫生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看着昏迷不醒的病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刘远春初步诊断为脑血栓,如不及时用药,病人再次受长途颠簸,后果不堪设想。看着家人心急如焚,刘远春果断地打开了常备的“百宝箱”,赶紧给病人输液……。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没离开病床半步,一直观察着病人的各种反应体征。直到雪山顶上微微泛起鱼肚白,病人才缓缓睁开了双眼,还一个劲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躺在卫生室里。家人喜出望外,向刘医生深深鞠躬,长跪不起,“刘神医”的雅号不胫而走,一下子传遍了邻里的山寨。 一时间,十里八乡慕名前来看病就医的患者,几乎踏破了卫生室的门坎。有时候,病人每天达七八十号人,输液打针就占了一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香格里拉-德钦-维西214国道线的改扩建,每天前来就诊的民工也有几十个人,她还经常做饭给这些民工吃。在高寒缺氧的雪山深处,她的名字又紧紧地与家乡的公路建设连在了一起,让挥镐抡锤的民工们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在单调枯燥的日子里,她一年到头极少有节假日和星期天,全天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很多时候只能吃方便面。为了尽量不耽误给患者看病的时间,她当晚就做好第二天的饭菜,冷藏在冰箱里,等看完病人后,随便热热就吃……这一切,村民们看在眼里,念在嘴里,记在心上。 做父老乡亲的贴心人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意气风发,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但在刘远春的心里,父老乡亲是她坚强的依靠和港湾,服务民众、回报家乡是她最大的宽慰与幸福。 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盆炭火、一句温馨的问候、一次次悉心的交心谈心……,这“N个一”是她扎根基层、走近民众、深得民心的法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很多患者劳精费神到她的卫生室看病,图的就是那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肝胆热肠,还有精湛的医德医技!平时间,她几乎翻烂了读书时的医学书籍,除了闭门研摩和请教“哑巴老师”,她虚心向乡、县、州的老医生和专家求教,利用几次短暂培训学习的机会,带着疑难问题,拜师学艺。因为白天病人多,时间紧,只能用晚上休息的时间,静心撰写痕迹资料。一摞摞工整规范的文书笔迹、处方签、“患者民情日记”,向社会公开的联系电话,正是一位基层一线的普通乡村医生默默奉献的心血和无数个孤灯黑夜凝聚的结晶啊! 《居民健康档案》就是她精心写给患者的一份“晴雨表”,从一般的感冒到高血压、糖尿病、高原病以及疑难杂症等等,从病人的年龄性别到服药前后的对比状况、药理反应性能等,一目了然,很多患者都认为她是细心贴心的女医! 幸福村吴西龙村民小组的卓玛,一直把刘远春尊称为姐姐。那是2011年9月份的一天,即将临盆的卓玛在家里已经破了羊水,村中没有一个会接生的人,家人焦急中翻越几十里山路护送儿媳去医院,不懂一句汉语的他们,站在路边搭乘车辆未果。正在下乡的刘远春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主动联系车辆,陪护患者及家人,乘车奔波70公里的崎岖山路,到县人民医院亲自办理住院手续,直至母女平安,才带着一身疲惫返回尼西……这样鲜活的实例,像当地的藏民日常用语一样,烙在心上,永远无法抹去。 背上药箱,昼夜出诊,患者的病痛,常挂心间,这是刘远春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她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乡县医院。年轻时,她成天扑在事业上,成家后她更多了一份责任,每逢远行出诊,她都要把简易速食的饭菜备好给丈夫,请隔壁邻居照看女儿。她觉得愧对家人,但在村民的眼里和心里,她永远是优秀的。她懂得300多种藏(中)药,不是所有病人都开药打针,而是依据病情轻重,摸索研摩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保健疗法,集理疗、推拿、针炙、按摩于一身,这在全州的村卫生室从来没有过。她对“自创项目技术”从不收费,手到病除,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当地藏牧民对她的这套从饮食起居(除吃药外)开始的“自然保健疗法”坚信不疑,她经常讲给患者:凡药三分毒,只要遵循一些自然和科学的规律,注意生活习性,时常保持平和宽容的心态,通过运动,一些常见的小病可以不治自愈,所以,一直以来,她在村寨邻里,又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乡亲们的眷恋之情 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始终是刘远春每次出访牵挂的弱势人群。汤堆村哈拉村民小组的五保户知诗老人,长期患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她定期送医送药上门,长达两年之久,从无怨言。冬季的香格里拉冰冻时间长,在峡谷山寨日照时间更短,但每天患者都能喝上热水,捂上暖暖的热水袋。年长的老人行动不便,怕不慎跌倒出现意外,心疼她的丈夫也成了义务驾驶员。有时候,按摩扎针害怕感染,她先给病人用热水洗身清毒,然后从头到脚进行细致检查,从不嫌脏。大家打心眼里敬重地说:“就算是自己亲生的儿女,也很难做到这一步!”。 已经64岁的扎西培楚老人,长期喝酒达48年,脾气怪,经常发酒疯,还患有高血压,经她反复开导说教,老人奇迹般言听计从,与酒断绝了关系,身体比以前更硬朗了,如今家里三天两头的吵闹声没有了,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开心愉快。老人逢人便说:“哦哟哟,刘医生,我服她!”因此,她又成了村里名符其实的一名“调解员”。谁家里有矛盾,都来找她,按病人的话说:“见了她就好了!”一旦思想工作做透后,家庭矛盾的疙瘩就解开了。多年来,村寨里的红白喜事少不了她,有些家庭姊妹多,不好意思请,她闻讯后主动上门。特别是有些家里有事借钱时,即便身上无钱,她也想办法凑给人家。 由于藏区居民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预防保健工作意识淡薄,起初还有拒之门外的事例,通过逐门逐户核实登记和宣传教育,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全体村民和邻近农牧民的理解、信任、支持和积极响应。如今,汤堆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达到100%,禁毒防艾宣传工作深入民心。 村里的人们一直担心有一天刘医生离开村子。 从2008年开始,村里的老龄协会组织起来,向有关部门请示,说刘医生不能走! 在去年召开的尼西乡人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们纷纷挽留:“刘医生除非调到县里,要不然全体村民不答应!”。 当地藏牧群众为了能留住刘远春医生,自发组织,备砂备石料,投工投劳投资,修建了洗澡室、卫生间。 如今,占地4分的村卫生室建设焕然一新,实现了三室分开(即门诊、注射、观察),这在全州仅此一家! 面对别人的关心,刘远春深情地说:“为了当地藏牧群众的健康安全,再苦再累我也愿意!”(洪耀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