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城后山脚下,有一眼清冽的无名小泉。泉水自山肚子中冒出,本来像掉落尘土中的珍珠,无人认得,在枯枝败叶掩盖下,自在流淌。后来不知谁慧眼识珠,取水拿去化验,于是珍珠抖落身上灰尘,焕发出光彩,被人发现了价值——泉水里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且水质温润,入口细尝,竟有甘甜的感觉!又有人牵头在山泉旁修建一个密封小水池,安上龙头,将泉水引入,这下水再也不会受到污染。 泉水口感好,冷水放置几天不起青苔,烧过开水的茶壶里没有水垢。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像商场搞促销大量散发传单,迅速传到小小县城的各个角落。许多人行动起来,茶余饭后,有的拎着塑料壶,有的背着放有塑料瓶的篮子前去背水。随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背水在县城竟形成一股潮流。 现在县城的许多人认识到身体是“1”,其它诸如名望地位、房子车子等等只是“1”后的“0”,主动拥抱健康的意识增强。无公害食品渐受大众青睐,很多人注重平时健身,每天抽出不少时间进行各种户外有氧运动——散步、打门球、跳广场舞……背水可谓一举多得——既可以喝到品质上乘的甘泉,又可以在空气清新的野外活动筋骨,还可以体味劳动后收获的欣喜,难怪人们争相前往。 空闲时间充裕的中老年人是背水队伍中的主力军。别看他们大多年纪不小,却面色红润,动作敏捷。队伍中也不乏工作之余,出来缓解压力、强身健体的年轻人。许多人背水不仅看上喝甘泉的口福,更看重运动的健身作用,所以背多少大多随着兴致,不求满载而归,轻松愉快就好。看这位大叔,拎着一个容量十多斤的水壶,腰板挺直,步伐轻快,脸上带着微笑,嘴里哼着小曲,见人打个招呼。背水在他看来,不是辛苦劳动,而是一种享受,他已乐在其中。也有讲求数量的实在人,也因为来回要走好几里路,背上一大篮,足有六七十斤,体力让人赞叹。 泉水不大,开尽龙头,才有食指粗细,大家很自觉地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接水。等待过程中,就家长里短、天南海北聊开来。县城人口不多,聊来聊去搭上了线,“哦,原来你是某某的妈妈,你儿子和我儿子是同学嘛。”“哦,原来你是某某单位的,想起来了,那次去你们单位办事还见着你呢。”大家很快就成了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到户外旅游的叫“驴友”,一起打麻将的叫“麻友”,一起背水的,可以叫“水友”吧?你猜,水友们平日见面第一句话是什么?我想很可能是“今天你背了吗?” 小雨天气是背水的最佳时候,这时背水人较少,可避免长时间等候。换上防水鞋,背着篮子,打上雨伞就出门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平添几分情趣。来到山脚,空气格外清新,令人神清气爽,耳清目明,精神为之一振,久居室内的焦躁烦闷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仿佛可以看到氧分子、负离子正从各种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中散发出来,在四围弥漫。于是不由自主张大嘴巴,深呼吸,恨不得把各种有益身体的成分全吸进去。山中不时传来几声婉转动听的鸟鸣,恰到好处烘托了此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大都市讲求回归田园,融身自然,不惜巨资打造城市花园,置身这样没有一丝人工痕迹的天然园林,是不是应该心怀感恩,感谢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如果你人在维西,平时为各种繁杂事情所累,不妨找个空闲,带上瓶子,晃晃悠悠去背水。你会看到蓝天白云,吸到新鲜空气,嗅到花朵芬芳,听到鸟唱虫吟。体会到劳动的充实,收获的喜悦。你可能会遇到老朋友,认识新朋友。你会感到身心久违的放松,说不定在不经意间,会喜欢上背水这一新兴的休闲实惠型运动。(刘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