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用文字倾诉心声的老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01 13:16:10

阅读文章,往往会把作者的地域出身、成长经历、社会背景等等元素联系在一起思考研究,这其实已远远超过了文本本身,但似乎已成为每位读者的心理定式,何况对读懂文章不是没有帮助。对赵尚珍老先生,读其文便知其人,不用为他开辟“作者简介”栏目。他的每篇文章写的都是他自己,除了为数不多的言论性杂文(也有他的身影),他写的都是他的人生经历,读他的文章,能见到一个活灵活现的赵尚珍。他18岁从鹤庆农村走进军营再转业到工厂当管理干部,从滇西北到滇南又到滇东,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花甲之年,退休后随子女在香格里拉安度晚年。他把人生旅程形成文字,尤如一幅幅历史照片虽古老而不褪原色。他的这些文章尽管不与“走俏”结缘,但是我相信会引起一些热心读者的关注,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学样式里,以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写成的文章统称“回忆录”。写回忆录的有高官要员,也有普通百姓。大人物的回忆录值得重视,小人物的回忆录何尝没有价值,赵尚珍的文章即是例证。他把历史事件和个人记忆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事实,又有他独特的精神发现和心灵体验,尽管文字平实,但都是他的心血之作,都是他感情的升华,都是他爱心的释放,不停留于对流年往事追忆的浅尝辄止。这样的文章值得一读;这样的写作态度,值得尊重。

常言道:人到老年,心绪平和。尽管已没有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追求个性张扬的激情,但却与日俱增了许多生活的情趣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正应了一位先哲的至理名言:“真正的人生是从严肃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开始的”。我无法准确说出有点“人生”的含义,但我认为对老年人而言,按照自己喜欢和认可的方式好好活着,这就是他们有幸福体验的人生。赵尚珍退休之后,不去打麻将斗地主(这里并没有贬损老人们健康娱乐的意思!)他畅游在文海里,充实的晚年生活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在一种精神动力的驱使下,短短二年,他便在《迪庆日报》上发表了《人生杂议》、《有钱难买夕阳红》、《厚养薄葬风气好》、《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杂文,还有追忆18年军旅生涯的上万字的回忆录。一篇篇文章变成铅字也为他的退休生活带来乐趣。尤如一个在漫长道路上走得筋疲力尽的游子找到了一处理想的驿站,一处静谧、甜美的心灵港湾,让我们都为他感到由衷的愉悦。这样的心态,不是亲临其境的人是感受不到的。为此,我想谈谈拜读赵老文章后的感想。

先说说《人生杂议》和《有钱难买夕阳红》。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人生的精神咏叹。赵尚珍幼年时家境贫寒辍学务农,1959年冬应征入伍,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政治思想合格的战士,经过长期艰苦磨炼,升任连长职务一直干到转业。他亲手接来的新兵,有10余人先后升至营、团职,有的还升到师长,与他同年入伍的126团战友甚至有已退休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上将。面对如此境遇,他毫无怨言。他说:“我看到他们进步,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为什么?“只有经历过人生坎坷的人,才知道平安顺利价值千金万银,才知道衣食的来之不易及它的宝贵。也只有失去健康时,才懂得健康的重要。”按他的话来说,他一无“官瘾”,二无“官格”,三无“官运”,按他自己的话说,个人性情耿直,一生难以悔改。性格往往决定命运,有一定道理。不过能当上“老连长”他已知足而快乐。70年的人生阅历,尝尽酸甜苦辣,让人不得不面对现实:“一旦闭着眼睛走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看,一切带不去,一切化为灰烬。”赵老先生对人生观、幸福观的看法,无遮无拦,直吐胸臆,并饱含哲理。窃以为,“幸福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幸福的人,就是一个愿望得到满足的人,小到吃喝拉撒,大到有所作为,无一不包含“幸福”之中。伟人名人有他们的幸福,凡夫俗子也有属于他们的幸福。老人少私寡欲,心境恬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赵尚珍年逾古稀,近年来他积极参加民族歌舞活动,即使是天寒地冻也一直坚持下来,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了健康的精神世界。活得逍遥自在,这就是他的“幸福观”给他带来的幸福。

《厚养薄葬风气好》从文学的角度讲,同样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是一位革命军人以正在消失的古老民族优秀的文化心理,彰显的文化精神和对传统文明的追念,有如洱海中一朵洁白浪花,扑面送来清新的气息,令人为之舒心无比。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谈“死”色变。世上没有长生不死的人,也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如今社会安宁和谐,人民丰衣足食,老人颐养天年,长寿的人越来越多,但人的归宿是自然规律。如何对待老人的生养死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变革中,陈规陋习有所抬头。“厚养薄葬”还是“薄养厚葬”已成为每个家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作者在文中写道:“天下儿女都是父母所生养,子女对父母、亲属、老人的孝顺,主要表现在生前的行为,薄养厚葬的陋习应当在新社会彻底粉碎。”60岁时,赵尚珍为子女立下公证书,交待他的后事不搞形式主义的祭祀活动、不请客、不收礼、不立坟墓,不留骨灰……此事传出后,他的老部下,作家冯子望曾在《红河日报》撰文予以赞扬:“赵尚珍老连长,为防止世间的偏见导致他人对子女们的非议,特在鹤庆县公证处公证,待他百年后将骨灰全部撒在父母坟地周围,其举非凡,孝感动天。”

如前所述,赵先生的文章中,军旅题材的回忆录占的比例较多,可见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对他影响之深,2006年8月,他自费前往西藏芒康——45年前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去追寻当年留下的梦,去看望那些曾经为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友们。归来后,他写出《昔日战地今重游》,记叙了他在藏地旅行的见闻和感受。他选择了烈士陵园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实景,讲述了烈士们一个个英勇悲壮的故事。“每每想起他们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倒下去的情景,胸中就隐隐作痛,老平静不下来,历历在目,有时通宵失眠。”这就是赵老先生晚年平稳心态,锲而不舍的写作态度的原动力。

据《辞海》载:回忆录不仅用来记录本人的经过之事,还可以追忆作者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战火融铸将军性格》洋洋洒洒4000余字,读后令人感动。姚双龙将军,出身鹤庆白族农民家庭,是作者的老战友、老上级。历经数十年出生入死的戒马生涯,姚双龙成长为云南省军区司令员。他身居要职,不忘昔日生死与共的战友们,他缅怀先烈以铭记历史,促成西藏境内所有烈士陵园的重修。他退休后还多次到西藏及四川等地烈士陵园祭扫,“每到墓地,老将军都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放声大哭,随行人员无不声泪俱下。”姚将军回到鹤庆,他把自己置身于普通一兵的行列,他的老父姚瑞兆100岁高龄仙逝,他为父母修建的双合坟茔与同村长辈的墓坟并不异样。但是,他为那些牺牲在西藏高原的战友多方奔走,曾向西藏军区政委、司令员建议而得到修复的陵园,是那么的庄严肃静,四周高墙围护,在当地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姚将军的责任和良心,对烈士英雄们的深情关怀,其实就是一个革命军人对国家、对民族持之以恒的忠诚。崇敬英雄,缅怀先烈,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只有这样,国家强盛,天下安澜,百姓康乐,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幸福。近日获悉,姚将军所著29万字的纪实长篇文章《血色征程》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与此文属于同一题材的《清明时节忆先烈》,称得上是一篇香格里拉烈士陵园速写,文中还追忆了几位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读后颇受启发教育。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记忆,在民间是极为重要的节日。每当清明时节,在雨雪霏霏之中,香格里拉县城的党政军领导以及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到烈士陵园追思革命先烈,缅怀他们在革命斗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满园忠烈映青山,壮士豪情贯长空。英勇捐躯殉革命,千秋凭吊仰英雄。胸怀大志奔高原,青山绿水留伟功。迪庆今日胜往昔,血染杜鹃花更红。”肃立在烈士墓前,百感交集,此时此刻,唯有用诗句才能道出一个浓浓的“情”字。世间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情。真情,让人回味不尽,甚至让人热泪盈眶。迪庆军民具有“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早在70多年前,红军就与藏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军民关系,香格里拉县多次获得“云南省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2011年所申报的“全国双拥模范县”已被国家批准。“假如334位烈士地下英灵得知,还有那么多的香格里拉干部群众没有忘记他们,定会安眠陵园并含笑九泉。”在回忆文章里真诚地坦露自己的心声,读起来有一种亲近感。

《怀想一二六团》记述一支英雄部队的成长经历。《岗达寺围歼战斗纪实》,讲的是发生在1959年4月初126团全歼以扒贡活佛为首的叛匪的战斗过程。比之上述文章,更有史料价值。

时下报刊杂志上刊出的文学作品真不少,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惜一些作品无视时代特征,远离社会生活,内容大多为个人的浅吟低唱,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赵尚珍的作品尽管算不上美文华章,但像菜园子里生长得不太好看却新鲜可口又环保的蔬菜,品之有味。试想施了化肥灌了农药后的瓜菜水果,虽长得可爱,却变了味道,还可能伤及身体,知情者是不愿享受的。至于赵老文章中出现的文字重复,个别人名地名记得不准,读者是会理解和原谅的。从他笔端涌出的那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段段不同于别人的心路历程,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仔细体味。

近年来,《迪庆日报》副刊内容出现了多元的表现和走向,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自然。像赵老等人的参与,体现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丰富了副刊的形式和内涵,值得称赞。

最后,凑七言四句,作拙文结语,亦赠乡友尚珍先生:

感恩何忌文思平,不离母土情更深。雨滋雪沃天给力,春芽也能化长青。(杨增适)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素颜的女子

下一篇:品味新年(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