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民族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6 10:00:05

童年时,有两件事情让我最害怕。一是在黑暗里独处,总感觉周边有许多的青面獠牙的影子向自己袭来,十分恐怖;二是在寒冷里生活,时时觉得宇宙冷漠孤苦伶仃,十分无助。所以,在童年的日子里,心里总是幻想着能够到一个离太阳很近,天天被太阳照耀,天天被太阳温暖的地方去。

后来读过一首描写云南香格里拉的小诗:“踩着柔柔的积雪,去让太阳的光辉照耀;牵着淡淡的白云,去享受阳光的温暖。啊,雪山洒满着阳光,草原充满着温馨。我们挥动着牧鞭,哼着牧羊的曲子……”被这首小诗牵动心后,几次次梦里,走进这样一个童话的世界;几次次醒来,又与童话擦肩而过。

思念是痛苦的,它让人魂牵梦绕;思念是甜蜜的,它让人心春波涌动。

我终于踏着中铝云铜集团开发藏区矿藏的号角进入了高海拔的香格里拉地域。

餐桌上有一种香味,叫菜根香。这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提出来的。寿镜吾老先生说:得道的人过生活,他天天吃菜根,仍然感觉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不得道的人过生活,他天天锦衣美食,仍然感觉是苦大仇深。人世中有一种贵族,叫精神贵族,也是当代人提出来的。有悟性的当代人感觉:在心态美好的人眼里,尽管物质并不丰富,但他们仍能其乐融融地互敬互爱,生活在绿洲里;在心态并不美好的人眼里,物质已经得到高度发展,他们仍然尔虞我诈,生活在薄冰之上。

脱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这“神仙居住”的香格里拉,感触十分的多。走在香格里拉的大街上,总要东瞅瞅西看看。有如一个乡巴佬走进了大城市,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好玩!走进藏族居住的村落,有如一个外星人忽然坠落于地球,怎么这些人对物质财富推来让去的?

听有智慧的同事们总结说,在雪域高原生活的人,都会“缺氧不缺精神,缺物质不缺爱心”。

离我们公司一里外,有一个被雪山拥着的藏族村叫里农,翻译成汉语是“洒满阳光”的意思。有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有点“小桥流水”的味道。每当有空闲,我们总爱三五成群地约着穿村而过爬雪山。每当路过,洗菜的藏族女人们总要塞一把菜给我们,因为语言不通,只能手势拒绝,但尽管如此,她也要塞给你。有一次和一个叫尼玛的藏族小伙去雪山照相,回来在这个村子歇气,在边上洗衣的一个农妇立即起身去家里拿了些苹果放在我们包里,我不便拒绝,就拿出100元钱给她,她见到钱就跑回去关起门来了。我起身欲追,尼玛拉住了我:不是给钱能解决得了的,他们是看到这边经常断路,所以怕你们外地人吃不到才送给你的。这个村还有一个叫农布吉层的藏族,在我们公司当门卫,每当有汽车从外地运来信件包裹,他总要根据名字送到相应的办公室。有人客气地对他说:不用的,我们会自己来取。他总是要羞涩地笑笑说,信件是亲人来的,早看了不牵挂。我同他多次去搞过藏民家访,他总是要把路心的石头拣掉。我看看他,他笑笑说,村内眼睛有毛病的人多,容易绊跤。

雪域的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2011年10月中旬,我陪中铝云铜的摄影采风团到梅里雪山观景台照相。7时不到我们就起来守着照“日照金山”的美景。虽然天公不作美,守了一早都没有拍到主峰,但观景台边上发生的事,让我一生也忘记不了。

太阳还没有出来,许多远道而来的藏民们已经先行来到,他们在晨曦中开始了转山之行。 这样的人群熙熙攘攘,直到太阳高照了,藏民们才纷纷离去。我们也随着纷纷离去的人群,走进了路边的早点铺子吃早点。我们进了一家叫“梅里小吃”的馆子,女主人很客气地招待了我们。我对面的墙上出现了一幅宣传画,画面上是一个躲在门后的女童的一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女主人见到我好奇,告诉我这个小店的利润一半是捐献给德钦县拖顶乡的一个高海拔地区贫困小学的。我认真地打量了她,她人长得很标致,但她穿得并不华丽,只是天生丽质显出了清水芙蓉。

走出小馆子,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像这样一个漂亮的卓玛,为什么要在这儿开馆子呢?为什么不像当今的许多半商业女一样半遮半露地去T型台上走走,去一些热眼的选秀节目上,让赞助商们大把地掏钱呢?她的馆子没有很大的规模,她应该像有些人那样滚雪球开大餐馆,不断地锦衣美食呀!而为什么要拿出不多的利润来捐资助学呢?是雪山遮住了她的视线?还是江河阻断了她的物欲?

回到单位,我打开相机里照梅里雪山的照片细细品味,才找到了答案。也许,一个有精神支柱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光明和温暖的、离天最近的民族。

钱财,有时真的是一个民族的身外之物!(张恩华)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穷夫妻的文章

下一篇:摩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