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爱与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30 16:12:53

1914年6月的一天,胡适受邀去参加一个婚礼派对。说实在的他对这种热闹的场面并不喜欢,于是选择了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坐下,一边喝酒,一边与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亨利聊天。这时,一位优雅的女子朝他走来,她便是韦莲司小姐——亨利教授的小女儿。亨利教授与胡适是隔壁邻居,相识已有几年,但胡适从未见过韦莲司小姐。韦莲司一直在纽约艺术学院读书,那天回来看望父母,碰巧在宴会上结识了胡适。尽管韦莲司比胡适大了整整六岁,但他们两人还是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不等派对结束,他们就悄悄地溜了出去,一路上欢快地畅谈着,从文学聊到美术,从美术聊到政治,又从政治聊到彼此的理想和生活。这是胡适第一次与一个年轻女孩肩并肩地走在一起,并且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胡适显得有些腼腆。但韦莲司却是一个开放,有着独立个性的女子,她毫不忌讳地告诉胡适,和他在一起,她很开心,并希望与他保持联系。

当天,胡适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他所指的这个人就是韦莲司。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仅此一面,胡适就被韦莲司的人品、学识、思想和高洁独立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失眠了,满脑子都是韦莲司的影子,他想,要是这样一个美丽而有才气的女子能做自己的妻子该多好啊!其实,胡适不知道,韦莲司小姐也同样被他的博学、儒雅和翩翩风度所吸引。

不久,胡适就与韦莲司相爱了,他们常常在月下漫步,湖畔谈心,读诗论文,尺牍传情,欣赏对方,爱慕对方。幸福的日子如水一般地淌过,胡适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1915年秋天,胡适转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与韦莲司同在纽约。一有时间,他们就甜蜜地相守在一起,一同吃饭,一同看电影,一同逛街,一同爬山……不在一起的日子,他们就鸿雁传书,互诉衷肠。短短两年时间,胡适就给韦莲司写了一百多封信,其中饱含了胡适对韦莲司的爱慕和思念。

不知不觉间,胡适与韦莲司已相恋了三年,他们的感情日趋深厚。这天,韦莲司对胡适说,亲爱的,咱们结婚吧!我要和你永远生活在一起。

虽然胡适做梦都想和韦莲司结婚,但真正将结婚提到议事历程时,他又感到十分迷茫,因为在胡适14岁时,母亲为他订下了一段婚约。对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乡村姑娘,名叫江冬秀。胡适一点也不喜欢她。之前,他曾跟韦莲司说起过此事,但韦莲司不了解东方的文化,她听后笑笑说,自己的爱情自己做主,况且那时你只有14岁,什么也不懂。尽管如此,但他要与韦莲司结婚,还是必须征得母亲的同意。于是胡适给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他恳求母亲解除他与江冬秀的婚约,并同意他与韦莲司的婚事。

一个多月后,胡适盼来了母亲的回信,然而等来的却是母亲坚决的反对。母亲在信中说,你与江冬秀的婚事是父母定下来的,绝不能改变。要是你与那个西方女子结婚,你就不要再回来,也不要再认我这个母亲。读完信,胡适泪流满面,如霜打的茄子,瘫软在了地上。胡适是一个孝子,父亲早亡,是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他不能违背母亲的意志,他只能忍痛割舍自己的爱情。

1917年夏天,胡适在万般无奈之下,带着一身的伤感离开了美国。临行前,韦莲司为他送行,在人流如织的码头上,他们紧紧相拥,久久不愿分开。胡适哀叹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韦莲司哭成了一个泪人,她坚决地跟胡适说,我会一直等你,永远爱你。汽笛声响了,韦莲司挥舞着双手,一路奔跑着,她的影子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了茫茫的地平线上。

时间一晃就是一辈子,其间,胡适见过韦莲司一次,那是在1933年,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美。此时的韦莲司仍然孤独一人,并且头上已有了许多的白发,让胡适看后特别心痛。

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斯与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成了好朋友,并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着为他成立出版基金。9年后,空候一生的韦莲司在一个小岛上孤独地离去,遗物里竟完好无缺地保存了胡适的书信和稿件。(周礼)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