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当以仁义立身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7 14:54:56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书时候看《三国演义》,崇敬于诸葛孔明学识渊博、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于是立志学有孔明之皮毛,也就不枉此生了;更惊叹于关云长之忠肝义胆,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神勇无比,便又强身健体,弄拳舞棍,想将来能有关羽一半的武艺和胆识,也就有立足之身了。

现在重读《三国演义》,更有许多体会在其中。难怪一段三国,便有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坐客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作了50集《品三国》;还有北大教授在此栏目讲《从司马懿身上学管理》。一部《三国演义》,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学科于一身,让后人学之不尽,品之不竭,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事件,更是影响了国人近两千年。

中国人以“仁义”立德,这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孙权、诸葛亮等都是以“爱人”、“诚信”立身,成就了一番事业。刘备更是“仁义”的化身,作为汉室宗亲,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胸怀大志,招揽天下英才,重情重义、关爱百姓,建立了能与曹操、孙权相抗衡的集团,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孙策死后,其兄弟孙权在张昭、鲁肃、周瑜等的扶持下,以江东为根据地,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知人善用,建立了雄厚的集团。

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曹操,虽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且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性格作风,但作为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大家知道,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从董卓时代就有很大的抱负,刺杀董卓失败后,在乡士的帮助下,招兵买马,有了自己的军队。讨伐董卓失败后,在今山东一带,招降黄巾军,把土地分给农民和起义军屯田,势力逐渐强大,形成了三国时期最强大的集团。曹操知人善任、关心百姓,不然怎样会有这么多能人志士甘心依附于他?

仁,就是“爱人”,热爱人民;义,就是“忠义、义气”,是诚信。这是中国古代的为人要求,也是行为规范,我们读书学习,应该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应用于现代生活、学习、工作中,做到亲民、爱民、为民,诚信于人。(余富全)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