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集中办学见闻 今年,德钦县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中办学任务,全县集中成立1所中学4所小学。一排排崭新的高楼、宽敞的运动场、整洁的校园道路,让人特别舒心。音乐教室里,每生一台电子琴,老师一台钢琴,舞蹈教室里两面都是镜子幕墙,美术教室里每生一块画板,走道两边贴满名言警句,宣传栏、太阳能路灯、校园绿化带、整洁舒适的师生宿舍,显示出德钦县基础教育步入现代化教育的轨道。 “再也不用在四面漏风的校舍里受煎熬了,现在的教学条件真是好得没法说了。”德钦一小的农布恩主老师说,他原来在云岭乡尼农村小当老师,当时的学校是土掌房,三个年级的学生30多名,一个老师要包教三个班级的全部课程,累得没有休息时间,一年难得来县城一趟,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课余时间,只有自己一人守着孤灯在四面漏风的校园里。而集中办学使老师们告别了艰苦的一师一校苦行僧似的教学生活。 以前,德钦的校点分散,很多老师在一师一校工作,由于管理不到位,教学成绩一直没有多大提高,很多学校是一个老师教授所有的科目,教学任务繁重,老师付出的劳动量很大,学生也学不到更多知识。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会唱歌的老师,就算付出再多,也教不了音乐课。如今,实施集中办学,不仅在硬件上配备了一流的专业教室,同时老师也实行专业化教学,音乐老师毕业于音乐专业、美术老师美术专业毕业,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高素质教学。在各学校音乐教室,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电子琴,老师讲桌旁都有一台铮亮的钢琴。美术教室里,每生配备了一块画板,在教室一角,摆放着学生的作品,稚嫩中显示出创意。学校课间操还开展特色民族歌舞,达到锻炼身体、提高学生兴趣、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专业化的教学,让学生全面发展,又让特长生脱颖而出。 集中办学后,学校的生活老师是低年级学生的“保姆”,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等工作,也是学生的课外辅导老师。在第三小学,低段学生宿舍大厅摆放着一台电视,晚上,学生们围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观看由生活老师帮助挑选的电视节目。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细节,成立了一支特殊的业余“理发队”,由有一定理发基础的老师组成“理发师”小组,轮流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义务理发。第三小学校长格桑说,入学1个多月,学生们基本适应了学校生活,团结协作和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低年级学生在生活老师的照料下,告别了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 在第二小学,学校还开设乡土课程。在教室里,学生们每人手握一把马尾弦子,跟着老师把弦子拉得有声有色。学校注重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并制作成为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小学已经合并集中办学一年多,校长和永强说,以前老师们分散在各个校点,相互间没有多少可比性,教学竞争也不明显,如今集中到一所学校,140多位老师、1000多名学生,相互间可以交流。每个周末,学校要集中开会,由值周老师汇报分析一周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所有值周老师轮流发言,刚开始时,很多老师不好意思开口,话也不多,经过一年的锻炼,大家都在台上口若悬河,不仅锻炼了老师的心理素质,同时在相互竞争中提高了管理素质。“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但是我们要求老师,是金子就必须发光。”这是和永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随着集中办学,老师逐渐实现专业化,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相互间都有了可比性,在竞争中实现进步。 集中办学后,德钦中学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收集整理了许多催人奋进的藏族谚语,在校园里制作了藏族谚语文化长廊,“愚者学习以为耻,智者不学以为耻,因此智者虽老迈,还为来生学知识。”集中办学一年后,德钦中学的教学在全州的排名和上线率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学校老师在各个级别的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一年来,德钦中学积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经常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老师们的教学论文有的发表在权威刊物上。该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管理进入正轨。 通过集中办学,德钦县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课,彻底告别了过去校点分散、管理不便的状况。看着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绽放出天真灿烂的笑容,让人看到了着德钦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