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头鸥中等体型,身长40厘米至46厘米。繁殖期头前部棕黑。背灰,初级飞羽基部具大块白斑,黑色翼尖具白色上点斑为本种鸟识别特征。冬季眼后具深褐块斑,夏鸟头颈褐色。嘴、脚深红色,腹部及各级飞羽纯白,趾间具蹼。虹膜淡黄或灰色,眼周裸皮红色。它与红嘴鸥的区别是,虹膜色浅,嘴较厚,体型略大且翼尖斑纹不同。 据有关资料介绍,棕头鸥每年3月下旬从南方迁至青海,常在湖泊、沼泽、草原湿地及环水的岛屿上栖息活动。10月后集群南飞越冬,与其它鸥混群,栖息于海上、沿海、湖泊及河口地带。主要食物上鱼和水生软体动物。棕头捕食能力远不及鸬鹚和鱼鸥,所以经常追随鸬鹚、鱼鸥之后寻找剩余物。繁殖期5月至7月,有固定巢区,每年在青海湖鸟岛上产卵孵化育雏。每窝产卵3—4枚。 棕头鸥是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ver3.1—无危(LC)。 |